季风书园去留惹关注

    “季风”能否继续在地铁站飘书香尚未知晓,不过,“文化地盘”一定不会消失

    近日,关于上海知名的人文书店季风书园陕西南路地铁站店因物业合同即将到期,面临租金上涨而导致去留不明的报道,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带着疑问,记者昨日从出租该场地的物业方之一——申通地铁资产经营公司方面了解到,尽管结果尚未知晓,但较明确的是,他们一定会给文化经营留一块地盘。

    季风已递续约报告

    开张已有10年之久的沪上“文化地标”季风书园,不仅是沪上读书人的留恋之地,也是南来北往的文化人碰撞思想和火花的聚集地。季风书园董事长严博非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中秋之前,他们就已经向申通公司方面递交了申请续约的报告,但对于能承受的租金价位,他表示不便透露。

    严博非说,10年前,季风(陕西南路店)和地铁公司方面签订合同时的租金,相对于现在的行情确实较低,而正是这一签10年的低租金,使得季风能在许多市中心书店纷纷难以为继之时依然发展良好。

    生活在香港的黄浩成每次来沪办事,住的旅店总是靠近季风。黄浩成喜欢从这里感受内地的文化气息,他说:“书店载有圣人之言,所以是我们的‘教堂’。”香港学者刘绍铭说,每到上海,必去的一处就是季风,他能在这里找到很多老朋友最近的文字,那些在香港久违的文字。

    严博非告诉记者:“书店发展至今,早已不再是一个私人的平台,它已经具有独立的生命。”但严博非坦言,对于书店而言,有一条决定存亡的“生死线”,“我们可以把利润部分减到更低,只要能把书店保留下来,给读者一个交待。但是如果新租金超过了书店的盈利能力,那么书店就很难继续在这生存下去了。”

    地铁公司传出利好

    季风书园旗舰店的去留,成了近期读书人最为关切的话题。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申通地铁资产经营公司有关新闻发言人。他告诉记者,在申通所属的物业中,有许多10年前签约的单位今年都陆续到期了,主要集中在地铁一号线沿线。目前,公司正在公开招标,自然十分欢迎季风书园也能参加竞标。

    对于季风旗舰店是否能够继续保留的问题,这位发言人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他明确表态,肯定会给文化经营留出一块领域。

    当记者追问,这块为文化专留的领域是否就是专门留给季风书园时,他表示这不是一个单向的行为,“我们会保持原则不变,但也不会和其它商铺拉开很大的差距。也许,在竞标的单位中还会有其它的文化单位,这都需要进行整体考虑。”

    读书人奋起保卫季风

    距离招标结果揭晓尚有时日,不少读者在担忧的同时,激动地表示要保卫季风,保卫上海的文化地标。

    一位网友说,同样面积的商业卖场,图书和一般商品的销售额肯定无法相提并论,若物业方仅以租金高低作为标准,书店就随时可能被其它店铺取代。问题在于,人们突然发现,如果没有季风,市中心居然没有第二家比较有文化气息、选书精到、专业规模比较大的文艺书店。于是一些在市场经济层面之外的问题就被抛了出来:上海这样有追求的大都市应该捍卫这块文化地标——季风。

    曾亲眼见证了严博非创办季风书园的王有布说,10年前严博非想把地铁内那个冷清的旱冰场办成有品位的大书店,找他商量时的眼神,他还记得很清晰,“说不上被他的激情感染还是商业直觉,我竟然极力鼓励他拿下租约。”

    如今季风书园前途未卜,王有布不禁呼吁:在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号角声中,各级政府积极创建新的文化工程、挖掘城市文化历史元素的同时,也动些脑筋让现有的文化符号能够继续存活,这不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