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一种艺术,在全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最后的决策靠的是感觉,而感觉是学来的知识和亲身体验到的经验教训的升华。只要做到分散风险、不借钱投资,你破产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你就可“稳坐钓鱼台”了。
从美国回上海
吴旸,这位从上海去美国学习、工作而后又回上海从事投资管理顾问的金融专家,对境内外的投资市场有一定研究,并且具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他毕业美国休斯顿大学,获工商管理系金融专业学士学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最早获美国金融分析家(CFA)职称的中国人之一。沃顿商学院(Wharton)在美国连续8年MBA商学院排名第一。 尽管吴旸三十出头,但却有着国际金融业的从业经验,他曾担任CS第一波士顿债券部及金融衍生物部经理,从事国际债券及金融衍生物交易;并在香港顺隆创立资升投资管理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
。 听吴旸说话,常常感觉到他超出他实际年龄的成熟与稳健。而成熟和稳健完全是来自于他在纽约、香港、上海的金融业摸爬滚打。在1997年的香港金融风暴中,几乎每天都有公司倒闭、老板跳楼的事情发生,而吴旸 也是眼看着自己投资的金融资产每天在不断“缩水”,但金融危机并没有把吴旸“消灭”掉,他从危机中挺过来了。原因就是他进行了多元化投资,未把宝全部押在港股上。金融风暴让吴旸对投资风险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投资沃土蕴含机会 日前吴旸在上海盛通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了他对2002年国内投资市场的看法。他是这家公司的创办人和股东之一,目前担任该公司董事总经理。 吴旸首先表示,上海是一块投资沃土,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从当今世界经济来看,中国最缺乏什么?资金、人才还是经验?美国拥有巨大的资金,中国虽然没有那么多,但也有不算少的资金。金融业取得成功靠得是人才和经验。钱流向哪里,用在哪里最恰当,资产如何分配等等,这些都是经验的综合体现。而目前我们最缺乏的就是这些经验。这也是我们需要向国外学习的地方。
从投资的基本理念看,吴旸认为,要牢固树立分散风险的观念。因为你投资的所有资产都会有涨有跌,只要不是最高点位买进、最低点位抛出,由于多元化的投资,不可能这些资产齐涨共跌,那么你的资产就不会损失殆尽。一个篮子里有房产、股票、债券、黄金、钻石,这些东西不会同时坏,而且上下波动幅度也不一样,因此整个资产的投资状况是稳定的。
投资需要分散风险
“回想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红筹股热、港股、B股等一个个危机,我们很好地度过就是因为分散了风险。”从实践中获得经验的吴旸说,“后来又有网络股热潮,1000倍的市盈率。我们在热潮之前已入市,看好它的发展前景,而当网络科技股达到最高峰的时候,很多人还在一致推崇网络科技股,有过了1997年的前车之鉴,我们就意识到这些股票的股价已大大超越其公司的成长潜力,预感到这个泡沫迟早要破,于是就及早了结了。”
谈到内地市场,吴旸又引述实例来佐证他的“分散风险论”。2001年沪深股市大跌,缩水30%的大有人在,但如果你投资了房产,房产市场平均15%的涨幅,再加上用按揭贷款购买,那资金得益率还要高了。2001年投资国债的收益率也超过了5%。综合起来,投资收益也不会很差。
吴旸告诫广大投资者,不能借钱炒股票,股市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只要一借钱,你的投资理念和投资信心都会被借钱行为所左右。他曾遇到一位有近60年经验的金融家,这位资深金融家告诉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借钱炒股,那你就不会倒欠别人的钱。
吴旸说,只要做到以上两条,破产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你就可“稳坐钓鱼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