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莎士比亚》小引

  本书原为张可和我译述的《莎剧解读》。1998年初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在改版刊行,删除了几篇与莎剧无关宏旨的文字,期望使它更精炼些。全书以介绍西方论述莎士比亚的名篇为主,这些文章除去三篇是节译外,其余都是原文的全译,未作删节。我们选择的标准,可以说是人弃我取,即将那些既有研究价值,而被人所忽视,没有译过来的重要篇章介绍给国内读者。但这点小小心愿往往不大为人知晓。有一位我们并不认识的李伟民先生评介我们的译本说,根据他查阅的结果,《莎剧解读》收入了《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中所没有收入的一些文章,他尤其推重本书把威廉·席勒格的《戏剧艺术与文学讲演录》中的有关莎氏的篇章介绍给读者。他说,这表明译者对世界经典相当熟悉(见1999年第4期《四川戏剧》)。这是我们听到对我们上述苦心唯一表示同情理解的声音,使我们感到心灵上有一种亲切慰藉之感。本书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刊行后再版过几次,现在上海书店出版社又要将它改版重印,说明它至今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恐怕李伟民先生所讲述的情况也是原因之一罢。

  张可和我都是喜爱莎士比亚的。但在译这本书时,我正处在漫长的苦难日子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工作,在政治上沦为贱民,我感到了人生的无趣和冷酷。但是幸亏我有个温暖的家,家人没有嫌弃我、抛弃我,是他们鼓励我重新恢复希望和勇气。张可拉我和她一同研究莎士比亚,使我逐渐燃起了工作热忱。这本书是以她为主编译成的。她为了让我那颓丧的心重新显发出光来,用这种方式使我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如今这本小书得以改版重印,  可是她已经去世一年又一月有余了。

  本书改版重印,书名亦作了改动,改为《读莎士比亚》,以便和《读文心雕龙》、  《读黑格尔》合在一起,称作“三读”。这三部书写作前后,几乎全在我上文所说的,正是我处在漫长的艰苦岁月中的时候,写这三部书也就是我耗去了不少心血去认真学习它们的过程。所谓“三读”只是我读它们的一点心得和笔记罢了。我觉得这个“读”字才能比较妥切地表达出我这三本拙著的性质。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