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骨子里是它的国际性
记者:对于古都西安,您有何感想?您心目中理想的西安应该是什么样?
钱文忠:我虽然多次来过西安,但要谈西安,最多也只是隔靴搔痒。西安是这样一个沉甸甸的文化故都,全世界稍微对东方历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它。有人认为西安是西北的一个待开发的都市等等,其实要论开放,西安作为一个城市,恰恰是它的国际性,西安,或者叫长安,在人类历史上所曾经达到的国际性程度,可以说当时任何一个城市无法望其项背,哪怕是今天的上海、广州,所达到的开放程度,也远远达不到盛唐的长安。我们不能用笼统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把西安非常重要的国际性掩盖了,既讲地域性,也讲国际性,既local(本土化),又international(国际化)。我注意到了我两位北大学长关于西安、陕西发展的规划,他们非常清醒,他们要重新焕发西安的国际性。应该说,西安的历史包袱超过我们想象。这种包袱,是五千年的文化,这既是一种动力,也是心理上的一种重负,西安发展得再好,回望盛唐,可能都会有距离,这也促使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对西安,既关注它的传统性,又要关注它的现代性、国际性。
昨日下午,钱文忠还专程参观了大慈恩寺,感怀着玄奘所留下的流风余韵,并同大慈恩寺住持增勤法师等人进行晤谈,众人共论慈恩寺首任住持玄奘法师之丰功伟业,钱文忠提出,对玄奘的学习,我们其实还远远不够。他身上值得我们汲取的文化财富,太多了。“我个人愿意化做最小的浪花,汇聚到这洪流之中,能够为弘扬玄奘大师的精神,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另悉,钱文忠今天下午还将在小寨嘉汇汉唐书城与读者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