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消灭绝对贫穷

  “到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消灭绝对贫困人口”,这是以休克疗法而知名的萨克斯在他的新著《贫穷的终结》中的豪言。“绝对贫困人口”是指人均每天收入低于1美元的人口,萨克斯引用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当年世界仍然存在11亿左右的绝对贫困人口。从萨克斯提供的地域分布图来看,绝对贫困人口中的绝大部分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东亚、南亚以及拉丁美洲,主要是农业人口。这部分人口难以通过土地收入保证自身的生存,在面对自然灾害、疟疾、艾滋病等灾难攻击的时候,往往极为软弱,死亡随时在他们身边降临。怎么消灭绝对贫困,这是萨克斯这本洋溢着乐观主义的著作中提出的一个问题。

  萨克斯的信心有来自历史数据的分析,在《经济繁荣的传播》一节中,他指出,在纪元之前直至1820年,世界人口的收入水准基本是在绝对贫穷线附近徘徊,以当时最富裕的欧洲而言,1820年欧洲人均收入也仅是现在非洲人均收入的90%.伴随着十九世纪之后世界财富总量的爆炸性增长,目前世界已只有1/6左右的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同比1820年,绝对贫困人口的比例在近两个世纪之中处于持续大幅度下降之中。这是萨克斯的历史自信。萨克斯的信心另一部分是来自于对科技发展的信任,科技的发展改变了十八世纪之后财富生产的能力,产生了财富的爆炸性增长,同时科学作为一种可复制性的“思想概念”,可以为任何一个国家所运用,从而改变贫穷状况。萨克斯关于科技与发展的论断,在我国读者听来,相信一定很熟悉,同样,本书中也有大段对中国经济的褒词。当然,事情并非想得那么容易,消灭绝对贫穷的最大困难是走出低谷的第一步——引进技术、发展工业、重视科技教育、发展社会福利。

  萨克斯以南非赤贫国家马拉维与孟加拉国为例,马拉维长期处于绝对贫困是因为马拉维丧失了通过自身力量走出第一步,因为缺乏国际资本与援助,马拉维缺乏最基本的医疗设备,400万的艾滋病患者只能听天由命,整个国家的经济也陷入到了恶性循环之中;而孟加拉国则已经开始慢慢通过引进资本,通过充当世界富裕国家(诸如美国)工业产地的角色而脱离绝对贫困。

  改变赤贫国家命运的关键在哪里,萨克斯认为,在于美国的善意、在于世界银行的支持、在于国际资本的注入、在于科技的传播,也在于人类的信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