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颁奖活动的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鲁迅文学奖给作家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中国当代作家要继承鲁迅精神,致力于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关怀与担当,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表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貌。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8日晚在鲁迅故乡浙江绍兴颁奖。32位作家、诗人、文学理论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捧走大奖。颁奖典礼上,获奖作家坐着乌篷船,沿着鲁迅故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等“鲁迅故里”历史遗址,踏着鲁迅足迹一路行来。
踏上鲁迅先生的故里,铁凝说:“鲁迅先生的风骨,穿越了70年的时光,在这个庄重而清明的夜晚,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相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在铁凝看来,以伟大先驱鲁迅先生命名的鲁迅文学奖,不仅是对这个时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发现与关注,更是对文学理想的见证。从这些作品中,她发现反映日新月异的现代中国、摹写时代英雄的精神风貌已经成为文学界的共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的面世,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学的创新风范。
作为中国作协的现任“掌门”,铁凝对中国当代文学充满了信心。她说,深刻变革的时代,充满活力的中国,给文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土壤,艺术源泉、发展动力以及丰沛的想象力空间,对当代文学也提出更高要求。
铁凝鼓励中国当代作家继承鲁迅精神,像鲁迅先生那样,心怀广大,致力于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关怀与担当;像鲁迅先生那样,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表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品貌,在人民的创造中进行艺术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以此开创文学的新境界,谱写文学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