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设想:寻求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固定评委班底,以说真话的方式来激化比赛的内在张力和矛盾冲突,令节目变得更好看,抛却以花边和轻佻浮夸的言语见长的垃圾评委。
主持:少煽点,再少煽点
2005年,汪涵凭借主持超级女声一举成为一线娱乐节目主持人,他自然幽默的主持风格也为观众所喜欢。不过因为选秀节目的需要,主持人也往往扮演着情绪煽动者的角色。要娓娓道来每位选手并非惨痛的生活经历,带领观众进入角色,甚至要带头落泪;在选手被淘汰后要神情哀伤、依依不舍,也要下下狠心,继续比赛……这几乎成了选秀节目主持人的统一模式。然而时间长了却是审美疲劳,一次次撒狗血式的讲述选手经历让观众心生厌烦,主持人的眼泪大多也被认定为作秀式的画蛇添足,而并非发自肺腑。对此,“好男儿”主持人陈辰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无法准确地拿捏节目中的情绪,何时该放、何时该收,选秀主持并非就是把自己哭成个泪人。
重启设想:在选秀节目中,主持人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自己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配角。节目组不妨设置30秒小环节,每次主持人的发言都不超过30秒,把舞台还给音乐和选手。
“快男”阿穆隆:我以为自己是块冰
我曾经想过这个比赛的艰难,去年妹妹查娜参加超女时,我就了解了一些。只是没想到,今年的比赛时间那么短,过程却那么艰苦。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不容易,最不容易的就是别人能认可我的音乐,以前也和朋友搞搞乐队,在酒吧里唱唱歌,底下的观众是来娱乐的,不会真正听到你的心里去,而在这个比赛里,我觉得,有人真的能听懂我了。
这个过程来之不易啊。我记得比赛进行到长沙唱区10强时,有一场户外拉票会。轮到我时,我唱的蒙语歌台下没有人能听懂,甚至还有少数人在喝倒彩。那天我难过极了,想着自己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好在我坚持了下来,慢慢地,我发现大家开始想了解我唱了些什么。一次我在贴吧里发现有人为了能听得懂我的歌,要去学蒙语。我很感动,我真的很开心大家愿意去了解我的文化,深入我的内心世界。
一路走来我成长了许多。我的性格有点内向,加上普通话说得不好,很久以来我以为自己像是一块冰,冷冷地在那里,无法散发内心的热量。但参加这个比赛后,我感觉体内的小宇宙像爆发了一样,而那种被别人认同的感觉真的非常好。现在看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前型秀市场总监刘海迎:“谦君一发”未曝光的内幕
2005年的型秀出过一次“大事件”———君君逃离训练营,这在以往节目制作过程中从未发生过,似乎是在向严格的真人秀节目制作规程发出抗议。他的逃跑让节目组措手不及,当时导演和老板面对此事的态度是漠然和放弃。而作为一名幕后宣传人员,我知道君君的人气有多高,同时我更好奇于他逃跑的真实原因,于是我偷偷给君君打了电话,约他在一间咖啡厅见了面。
一席谈话后,我被他的真实所打动。他逃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他觉得自己唱得不够好,与其在舞台上被淘汰,不如自己先逃掉;另一个原因是薛之谦是他的好朋友,自己不愿与好友争夺复活晋级的名额。
我笑了,这个外表酷酷的孩子居然考虑得如此多。我劝诫他:“你自己都不够强大,又有什么能力去保护别人?男子汉,要走就该在舞台上勇敢地离开。”也许是这段话打动了他,君君终于决定回节目组向导演承认错误,争取回归。回想起来,这个决定对于他而言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他会被人误会是炒作,会遭遇他人的冷眼和指责。
出于对君君形象的保护,在后来的宣传策略上,我们一直强调君君是由于和薛之谦之间的友情才选择出走的。实际上,我心里知道,这是一个尚未成熟的半大小孩的挣扎与怯懦,而我们有义务教育他们学习成长。选秀比赛纵使残酷,纵使有妥协和商业推动,但如果它能模拟一个小社会的生态,让选手在其中体会人生的五味杂陈,学习成长,我们不应该感到高兴吗?
“玉米”董:那一年,就像生了个孩子
我想现在已经不会有人怀疑,“玉米”中深藏着许多高素质高学历的精英分子。成为玉米,至今都让人觉得是谈了一场懵懂的初恋,继而像是一次精神意义上的分娩。
那时我经常逛一个名叫“文学世界”的论坛,在里头进出的人有着几个很明显的特征:喜欢亦舒的小说,爱自己写点东西,大部分都是女性。一天,论坛上一个颇有知名度的网友发了一篇帖子,说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名叫李宇春的女孩,很有些明星的感觉。那篇帖子吸引了许多网友跟帖,李宇春这个名字也就闯进了这个原本宁静的小园地。
之后就发生了一件在论坛上引起轩然大波的事。著名玉米舒穆禄雪梅在文学世界上发表了一个帖子,帖子大体是说张靓颖是有背景的女孩,而李宇春则是被利用的小孩子。这个帖子直接导致了2005年著名的“成都小吃团”分裂,至今玉米和凉粉之间都存在着深深的罅隙。但这个帖子的又一个现实意义是,李宇春成为了重要话题,许多网友因此成为了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