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如此热烈地拥抱着平民选秀这一新生事物,贪婪地享受着她带来的狂喜与激动。谁曾料到,短短三年后,许多人又用当时一般的激情开始无情地批判选秀。从激赏到贬斥,选秀时代正在经历她的寒冬。
然而,选秀毕竟曾经让你我快乐过、满足过,一下子从身边消失,会否觉得少了些什么?与业内的决绝相比,不少电视观众倒认为,好不容易创立起来的电视节目新形式戛然而止并非上策,关键在于如何改变目前选秀节目的种种弊端,让人们重新建立起对选秀节目的信心。说不定按下“重启键”,这个梦依然能让你我笑得香甜。
排场:改变“军备竞赛”的局面
前两年赚来的钱投入到2007年的选秀比赛中,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无论是“好男”还是“快男”,很大一部分资金都投入到舞台、灯光、服装造型等方面,让平民选秀看上去真的像是住在城堡里的王子公主“微服出访”。且不说如此投入并没有实际拉动节目的收视率,在观众心目中留下的“重金打造”的印象也多半是极尽奢侈的铺张浪费,而并非落到实处的“全力打造”。“快男”比赛中的LED液晶屏,“好男”里动辄出现的武打短片,这些华而不实的环节都让人觉得选秀比赛实际上也许就是番茄台和芒果台之间的实力对对碰。
重启设想:不要将增加节目投资简单地理解为多加一个LED,多做一套炫丽的比赛服,真正的排场是看导演究竟能将选秀比赛中选手的人性暴露到何种程度。另外,多设置一些真正具备可操作性的培训内容,因为这才是选手来参赛的真正目的。
赛制:从迷宫中走出来
2007年的选秀比赛,赛制复杂到了极点。一次,汪涵在快男比赛的直播节目中突发感慨:要说清楚赛制,恐怕要花去一个小时的时间。为何2007的选秀比赛成了一个走不出去的迷宫?因为赛制的巧妙设置,可以很好地平衡选手之间的关系,让最终的赛果控制在主办方手中。另外,节目组也的确在赛制上花了很多时间,目的是为了让节目更扑朔迷离、更好看,但没想到这些环节已超出了观众的忍耐极限。
重启设想:保留国内选秀节目赛制的头号品牌PK,缩减比赛轮次,以一次PK的方式决出胜负。在无法避免多轮比赛时,严格规定比赛的主题,比如模仿《美国偶像》的“爵士夜”、“民谣夜”的做法,让选手表演不同风格的作品,加以评价。
票选:该让位时就让位
从一开始,选秀比赛中的短信及票选就最为人诟病。后来我们知道,李宇春夺冠时的300多万票绝大多数货真价实,但随之有了投票公司,有了各种各样的弄虚作假,之后冠军们的天价选票几分真假,便无从知晓,观众对选秀比赛的信任度也随之大幅下降。票选的好处显而易见:大把大把的短信收益和比赛结果的调整空间。前者为选秀节目的生存立下赫赫战功,后者又是主办方摆平各种关系的重要砝码。然而当票选被赋予了太多的异样色彩,就连真实性都被打上问号时,它的存在就成了疑问。到头来,票选名存实亡,选秀节目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根基。
重启设想:作为选秀节目的最大特色,票选无法取消,但并非每个环节都需以票选来决胜负。观众把选手领进门,能不能毕业看个人,由评委实施决定权,再由观众票选决定拯救或放弃,这样的过程不仅更公允,同样不失紧张激烈。
评委:不是看谁戴的花大
从2005年的“VERY VERY GOOD”到2007年的杨二车娜姆,人们惊讶地发现,每一个选秀节目在造就明星选手时,也造就了一个个明星评委,甚至不少评委借此咸鱼翻身,重新活跃在一线舞台上。于是我们在今年的选秀比赛上,看到了杨二舌战群男,看到了林依轮大战原子,也看到了可笑的评委辩论赛。杨二曾表示,我只是在比赛中说了真话,并非要故意炒作自己。我们无从判断杨二老师言语的真假,只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职”的道理。评委可以因为言辞尖锐、态度恳切、点评到位而出名,但若是哗众取宠,讨好观众或主办方,这就超出自己的职责所限了。观众王小姐说,我们想看到的评委并非是比谁戴的那朵花大,而是希望评委们能够说真话,不要总是“你唱得太好了,你是世界歌王”之类大而无当的赞美,这太有阿谀奉承主办方的嫌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