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7月19日,孙中山抵横滨,受到程家柽等百余名留学生的热烈欢迎。随后经宫崎寅藏介绍,孙中山、黄兴首次会面。黄兴与张继、宋教仁请孙中山在神乐阪凤乐园饭馆入宴畅谈革命。孙中山建议把革命小团体联合起来,得到黄兴的赞同。28日,孙中山偕同宫崎亲往20世纪支那社,与陈天华、宋教仁晤谈。孙中山强调说:“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次日,华兴会讨论同孙中山联合问题。陈天华主张以华兴会与孙中山联合,黄兴主张形式上加入而精神上保持独立,刘揆一则不主张加入。最后,作出了加入与否个人自由的结论。 7月30日下午,各省革命志士聚集到东京赤坂区桧町三番黑龙会会所,共同讨论发起新的革命团体。与会者有孙中山、黄兴、陈天华、张继、程家柽、冯自由、胡毅生、吴春阳、宋教仁、田桐、黎勇锡、朱少穆、马君武、邓家彦、但焘、时功玖、何天炯、康宝忠、刘道一、蒋尊簋、朱执信、古应芬、李四光等70余人,分别来自国内的10个省。其中,有兴中会、军国民教育会、青山军事学校、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光复会等团体参加。 孙中山作了长篇讲话,提议将分散的革命力量组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孙中山被推为会议主席,主持讨论新团体的名称和宗旨。有人提议将新成立的组织定名为“对满同志会”。孙中山说,革命的目标不专在排满,还要反对君主专制,创建共和,因此叫“中国革命同盟会”为好。但使用“革命”字样,对组织的活动不利,最后会议定名为“中国同盟会”。大家还接受了孙中山的建议,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的宗旨。黄兴提议“请赞成者立誓约”,孙中山当即起草了盟书,并与会者纷纷缮写签署盟书,再进入另一小房间内,由孙中山领导各人同举右手向天宣誓,然后教以各种暗号和秘密口号。宣誓毕,孙中山向会员们祝贺道:“为君等庆贺,自今日起,君等已非清朝人矣!”大家又推黄兴、陈天华、马君武、程家柽、汪兆铭、蒋尊簋等起草会章,待成立会时提出讨论。人们正要离开会场时,室内后部的木板忽然坍倒,声如裂帛。孙中山诙谐地说:“此乃颠覆满清之预兆!”大家兴奋地鼓掌欢呼。
主打推荐 《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美)韦慕廷/著,杨慎之/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出版。 《孙中山全传》,李守鹏、汪鹏生、倪三好/著,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孙中山年谱长编》,陈锡祺/编,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 《孙中山建设哲学:中国现代系统思维的开启及运用》,黄明同/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 《孙中山革命与美国》,郝平/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世界大同——孙中山伦理思想研究》,周宇/著,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深入读本 《孙中山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茅家琦/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孙中山的足迹》,沈先金/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年出版。 《孙中山与香港》,刘家泉/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 《孙中山经济思想:中国建设前瞻者的思考》,黄明同、卢昌健/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
延伸读本 《平民总统孙中山》,刘晓宁/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0年出版。 《孙中山与宋庆龄》,郑彭年/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