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书市的“重庆经验”:政府策划,企业发力,名人齐聚,市民参与
在多雨的春日里,川渝读书人因第十七届全国书市的举办而沉浸在特殊的氛围里。5万书业人士的到来,也为山城重庆的交通、宾馆和旅游业带来繁忙的景象。
本届书市,重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34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重庆市第十七届全国书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具体负责各项筹备工作。为了办好书市,全市共筹措办展和出书资金2580万元,其中,市政府拨付资金1080万元,重庆三家出版社筹措资金1500万元。书市的主题是“推动全民阅读,促进社会进步”,为此,书市组委会共组织了各类活动144项,这些活动,民众参与程度都极高。虽然到记者发稿时,第十七届全国书市尚未结束,但其超高的人气、丰富的活动、较高的开放性和较强的创新性,已经书写了全国书市的新篇章,并为以后全国书市的走向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官员名人助阵书市
出版界人士大都是通过《世界是平的》一书在重庆市销售5万册这件事知道了重庆市委书记汪洋,以及汪洋喜欢给干部群众布置读书功课的事情。或许是因为有这样一位市委书记,重庆市办起书市来就投入得很深,因为投入,也就有了很多创新的灵感。加上书市与世界读书日、新华书店70周年店庆两大书业喜庆日子和重庆建立直辖市10周年的节点重合,重庆书市的许多经验因此也注定了具有不可复制的特质。
开幕式主席台上高层人士密密麻麻,除了有政府官员、中外出版机构负责人,还有外国领事馆代表,来宾中包括20多位省部级领导。王蒙、文怀沙、叶辛、于丹、毕淑敏、熊召政、周涛和崔永元等60余位文化界、演艺界名人应邀来渝参与书市的各种活动,大大提升了书市对读者的吸引力。
书市期间,于丹、毕淑敏、李锐、周国平等众多知名作家纷纷在大学和会展中心千人大厅举行学术讲座,与大学师生和重庆市民进行沟通。30场作家签售和10余场大型讲座的举行,为重庆的爱书人和读书人提供了难得的与作家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奥运会式的组织方式
相信开幕式形式的新颖和热烈喜庆的气氛,给许多书业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常规的领导致辞以外,还增加了各参展代表团和学生、军队、社区等读者代表团举牌入场的环节,宣布书市开幕的一刹那燃放烟花,领导走下主席台进入展场的时候,有歌舞表演和部队鼓乐表演,把开幕式搞得热热闹闹,也像模像样。
此次会议接待水平大大高于往届,也值得一提。书市组委会组织了200名志愿者和选派70名联络员参与会务服务,征集各单位车辆214辆用于会务服务。4月23日,记者一下飞机,就在出口处受到了志愿者的热情接待,被快速送到了下榻宾馆。原本,记者的名字是不在接待人员手中的表格里的。之后的几天里,记者不断在展场、服务区域及书市组委会办公区看到身着黄色制服的志愿者的身影。据悉,这些志愿者是书市组委会在全市几所高校公开招募的,志愿者大量参与交通服务以及会议现场服务,在缓解了组委会人力紧张的同时,也使书市的服务更加细致。
另据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副董事长萧陵介绍,新华书店系统从区县店调集了80多辆轿车参与书市服务,为各展团负责人和省店负责人配备专车和专门的联络员。此外还有40辆轿车和20多辆大型客车用于参展商和嘉宾的接待服务。
书市新闻报道活动的组织比以往更加有序和高效。共有89个新闻单位、239位记者参与书市新闻报道,书市组委会将中央媒体统一安排在君豪大酒店下榻,并由宣传小组专人负责提供服务和组织对重大活动的报道。组委会特别推出了《新闻报道手册》,其内容包括友情提示、记者须知、采访安排、工作人员分工及联系方式等资讯。组委会还在会展中心和记者下榻酒店之间开通班车,为记者提供一日三餐。以上举措,既为记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也加强了对媒体报道活动的管理。
发放门票发动群众
重庆书市组委会在组织民众参展方面独具匠心。在重庆书市举办之前,重庆市新华书店各门店就向购书者发放书市赠票,并设有多个门票索取点。此外,书市组委会还向大中小学、企业、机关、军队批量发放门票。在书市举办前夕,共发放免费门票16万张。书市期间,有计划地组织大中小学生、军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集体到书市参观和购书,大大提升了书市的人气。
一位大学外语教师向记者介绍说,书市组委会通过学校把门票送到了系办公室,门票分不同日期,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表来选择不同日期的门票。他表示,这次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另一些出版外语教材比较多的出版社,“很高兴,因为可以更多了解这些出版社的新书和可以提供的服务,对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很有帮助。”从这位大学教师的言谈中,可以体会到书市对于爱书人、读书人来说,还真是难得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