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已故明星张国荣诞辰五十周年之际,一部记录其电影生涯的文集《与他共度61世》近日面世。“61世”涵盖了他生平所参演的57部电影、3部音乐特辑以及他自编自导自演的1部公益短片。通过对他61部银幕作品的描绘与阐释,还原出一个艺人的电影生命传奇,也还原出整个香港电影最为辉煌的黄金年代。
《阿飞正传》一只“无脚鸟”
追溯时空的轨迹,望向1990年,年轻的张国荣突然在事业的巅峰之际,宣布退出乐坛。“告别乐坛”演唱会筹备期间,张国荣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声誉鹊起的导演王家卫,后者希望请他客串自己的新片。结果这部电影的剧本变来变去,根本无法在他的演唱会之前投入拍摄,一直拖到1990年初,“告别演唱会”已经完成,张国荣宣布结束演艺生涯,登上飞机去了加拿大。
等到《阿飞正传》开拍,王家卫急请张国荣回来,见到的是一个在异乡过得快活自在,因此体重暴涨,胖得圆滚滚的张国荣,令王导演叫苦连天。好在张国荣是一个极其敬业的人,不惜疯狂健身,日日在泳池里游上几十个来回,迅速地瘦了下来。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这位新晋名导的另类工作方式,不知道自己最终会变成这部电影的主演,要花费极大的精力与心血来投入,更不知道这部电影使他在影坛获得了空前的成就,激起了万丈雄心,将这只飞翔的鸟儿从远方引回故地,从此改变了他的下半生。
由于张国荣的演绎功力令王导演喜出望外,于是将剧本一改再改,戏份一加再加,一切面目全非,张国荣由一个客串变成影片的绝对主角。和其他与王家卫合作的演员一样,张国荣就在这样朝令夕改的过程中,拍了不计其数的莫名其妙的有时甚至完全不知道在演什么的镜头,既然无法捕捉剧情脉络,就只能尽力维持住个人表演水准:与张曼玉在床上缠绵的一场戏,看起来极其简单的一个镜头,王家卫要求重拍了四十七次,这是张国荣电影生涯中NG次数最多的纪录,令他在多年以后都记忆犹新,而直到最后过关,他也不知道前四十六次到底不妥在哪里。或许王家卫就是用这个办法来使演员触摸到无聊得想死的感觉,让我们看到银幕上的阿飞咬弄着苏丽珍的指尖,眼神空洞地望向远方,烦躁而沉闷的气息弥漫在镜头内外。
张国荣开玩笑说可能是与王家卫“八字不合”,主演他的电影每次都会遇险,而且一次险过一次:《阿飞正传》是险些坠楼;《东邪西毒》是在荒山大漠中被蝎子咬到脖颈险些毒死;到了《春光乍泄》,干脆是染上了阿米巴病毒,病得死去活来险些将老命送在阿根廷,张国荣连怎么分配遗产怎么安顿家人都盘算过了……但是与此同时,张国荣与王家卫的合作又总是能营造最强的气场擦出最猛的火花,获得最为完美的化学反应。
张国荣其人,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旧式好男人,与“阿飞”完全是南辕北辙:爱静,恋家,好读书,待人体贴周到,渴求稳定生活和长久的感情关系,甚至欣赏艺术作品都是钟爱平静恬淡的风格;但是在自己的艺术事业上,他却能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个性:张扬,叛逆,不羁,疏离……王家卫敏锐地捕捉到他这种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气质,从一开始就将他定位于一只“无脚鸟”,一路挖掘,引导,或者说是塑造,使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份潜质,后来甚至被认为是张国荣形象的主要层面。反过来,对于王家卫,张国荣这种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异端气质为他的电影增添了厚度也增添了更多跳脱之色,这一点直到如今也没有其他演员可以替代。
《红色恋人》激情燃烧的岁月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靳”的模样,是在《大众电影》的封二彩页。他穿着虽残旧却很整洁的棉袍,围一条长围巾,半跪在雨地里聆听女主角隆起的腹部。就只这一眼,我便已经打心眼儿里接受了这个角色。这个人和香港明星张国荣搭不上半点儿关系,他的头发被雨水打湿,一缕缕挂在额上,他那布满了胡碴的沧桑面容上写满了忧患与怜惜,完全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怀和执着信念的旧时代文人。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其实有很多就是这个样子的吧?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不错的家世,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而放弃了安定的生活,投身到革命洪流中,成为新中国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谁说共产党员就一定是浓眉大眼,国字脸,身穿简朴的土布黄衣服,脚下蹬一双布鞋?
我仍然记得,素袍长巾的靳提着皮箱从烈火滚滚的废墟中走出来;我记得他站在火车头上给学生做演说,坚定的眼神,自信的神情;我记得他发病疯狂,抽搐着倒地;记得在大雨中,他与爱人的诀别……
“如果我不能骄傲地活着,那么我选择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