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圆满闭幕 文化品牌辐射全国

    2006上海书展于11日圆满降下帷幕。10万种图书、200项文化活动、2800万元销售额,20余万申城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参加了这一文化盛典,沐浴了一周的墨韵书香。为期7天的上海书展不仅大幅刷新了历史记录,而且成功提升了市民的阅读潜力,营造了浓厚的书香环境,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陈良宇等一批党政领导亲临书展,有力地推动了市民的读书热情。

    2006上海书展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以社会效益为首位,面向广大出版人、文化人、读书人,是一个“文化的盛典、百姓的节日、读书人的狂欢节”。上海书展经过三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市民家喻户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成为展示优秀文化的大舞台,正在成为更加开放、具有文化集散功能的盛会。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2006上海书展,呈现三大特色:

    (一)全国性

    以“立足上海、面向华东、服务全国”为宗旨的上海书展,不仅为上海图书出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载体,同时也为全国出版界的朋友搭建了一个交流、交易的大平台。本届书展可谓群贤毕至、书商云集。既有国内的出版界精英,又有境外的品牌书商;既有出版物展示和交易活动,又有内容丰富多彩的大型文化活动,这将为出版界的交流合作、开拓市场带来难得的契机。另一方面,上海成熟、活跃的出版物市场可以为众多的出版单位提供巨大的销售商机。在展示中出业绩,在业绩中出形象。2006上海书展为全国出版同业提供了一个同台竞技的大舞台。展示、交流、交易,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印刷、民营书业,上海书展将向读者和观众展示图书出版业完整的产业链。

    本届书展首次引入法兰克福书展主题馆概念,盛邀中国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和浙江出版集团三大出版劲旅参展。上海书展拿出最好的中心场地,精到的服务水准,把他们放在书展突出的显要位置,体现上海服务全国的文化功能,展示上海作为文化大码头的良好形象。

    本届书展重要活动——上海图书交易会8月5日至7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成功举行。本届交易会进一步凸显“集沪版图书之经典,纳全国出版之精华”的特色。来自全国各地的112家出版社参加了本次图书交易会。据统计,本届交易会总成交金额为2.1亿元。上海出版社总订货码洋为1.1亿元,其中世纪出版集团7700万元,文艺出版总社1810万元,高校出版社联合体900万元,社会出版社联合体620万元;全国其他省市出版社总订货码洋为7000万元,其中中国出版集团2083万元;由安徽省儒林图书有限公司组织的全国200多家高校图书馆参加团购,销售总额达3000万元,是历年书展团购规模最大的一次。

    书展期间,同时同地举办了上海版权贸易洽谈会。本届上海版权贸易洽谈会依托上海书展的广阔平台,不再单独设立内地出版社的版权贸易展位,洽谈会邀请了汤姆生、剑桥大学、培生教育、麦克米伦、大苹果、牛津大学、麦克劳·希尔、小学馆等国际知名出版机构设展,并辟有专门的洽谈区和服务站供参加上海书展、上海版权贸易洽谈会的专业人士使用,为参会人员开展版权贸易和业务洽谈提供服务。洽谈会吸引了50多家境外出版商前来洽商版权,达成版权贸易意向200多项,举办了5场具有一定规模的版权贸易论坛讲座,各类双边、多边版权洽商交流活动难以计数。

    (二)文化性

    文化品位高,文化氛围浓,是2006上海书展的突出特点。近200项文化活动,文化才俊的齐聚、政界要人和社会名流的云集,成为今年上海书展活动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对提升上海书展的文化含量,弘扬上海文化的深厚底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彰显作用。

    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市领导、部分省区市领导,以及港澳台代表团、日本文化观光团和部分驻沪总领事馆的官员,一批国内文化名人,全国出版界代表,共300多位领导和中外嘉宾出席上海书展。2006上海书展成为一次高朋满座、嘉宾云集的文化盛会。

    王蒙、包起帆、洪占辉、梁晓声、易中天、周国平、朱大可、周海婴(鲁迅之子)、梁晓声、席慕蓉、朱大可、张汝伦、江晓原、樊树志、登琨艳、傅益瑶(傅抱石之女)、孔东梅(毛泽东外孙女)、戴敦邦、杨雄里、赵鑫珊、秦怡、曹鹏、叶永烈、王汝刚、李九松、曹可凡、廖昌永、陈丹燕、程乃珊、秦文君等各界名人都现身书展,一襄盛会。名人扎堆上海书展,充分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经过两年成功打造,以上海书展为载体的文化大码头正在形成。上海书展作为城市的文化新名片,其文化辐射和凝聚功能也进一步得到体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