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转开”终于破题。
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周三宣布,该公司管理的封闭式基金兴业(500028.SH)“封转开”程序正式启动,并将于今年7月14日在京召开持有人大会,以现场绊决方式就基金兴业“封转开”议案进行投票表决。
带动市场行情
基金兴业是第一个即将到期的封闭式基金,到期时间为2006年11月。
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公告称,基金兴业持有人大会上,持有份额超过50%的持有人出席,并获得2/3表决通过的前提下,基金兴业将成为国内首只“封转开”的基金。
在根据转型方案完成有关转型程序后,兴业基金将开放申购、赎回等业务,基金存续期由2006年11月14日到期调整为无限期,名称将改为“华夏平稳增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虽然“封转开”题材在市场已经预热较长时间,但这一公告还是刺激了市场上封闭式基金走势,6月14日开盘,在沪深大盘分别下跌1.11%和1.65%的情况下,封闭式基金全线上扬。6月15日、16日封闭式基金继续上涨。
提高赎回费率不妥
据了解,“封转开”方案得到了部分持有人的认同,但在“封转开”过渡中,基金公司为避免大规模赎回,提高赎回费率的方式被市场认为有失公正。
华夏基金公司为了防止基金“封转开”后持有人大规模赎回,设置了一系列条款,对转型前后短期内赎回的基金份额收取较高比例的赎回费用。其中,在2006年11月14日之前赎回的,赎回费按5%(通常基金赎回费不超过0.5%)收取; 对于转型后3个月内赎回的份额收取3%的赎回费; 6个月内赎回的收取2%赎回费; 9个月内赎回费率为1%。这分别是普通开放式基金赎回费率的6倍、4倍和2倍。
另外,该方案还规定,自基金开放日常申购、赎回之日起,持有基金份额满半年可获得1%的基金份额补偿,满1年补偿比例提高至1.5%,补偿由基金兴业的管理人华夏基金公司承诺提供。
业内人士指出,不能为了阻止持有人赎回而抬高赎回门槛,设置高赎回费率。赎回本来就是持有人应享有的权利,持有人完全可以选择赎回或持有,突然提高赎回费率实际上损害了持有人利益,影响了持有人资产的流动性。因为,投资者在购入该基金时,基金公司并未告知投资者在到期前赎回要提高赎回费率。而在“封转开”之后,提高赎回费率更有“强留”的意味,有违开放式基金资金流动性的特性。
应该说,对持有人长期持有给予奖励无可厚非,但对于赎回采用提高费率的做法就无异于有些类似“霸王条款”。好在这一方案需要经过持有人大会通过,相信不合理之处将会得到纠正。
另外,基金兴业长时间停牌也似无必要。根据华夏基金公司提示公告,基金兴业从周三起开始停牌,至“封转开”方案获得通过后复牌。
一个月的停牌时间,可能是出于防止基金价格波动的考虑,但由于基金价格最终将与其净值靠拢,可以预料价格波动幅度不会太离谱。而长时间停牌会影响到持有人资产的流动性,对持有人并未带来多大好处。同时,长时间停牌也缺乏法规依据。
明后年是高峰
据推算,明后两年基金业将迎来“封转开”的第一次高峰,届时将有约25只、接近200亿元规模的基金先后到期。其后,在2013~2014年,又将迎来第二次高峰,到期的基金规模将达到400亿元左右。“封转开”将迎来两个集中“爆发”的关键时期。
根据无套利原理,封闭式基金如果“封转开”在即,一定会使得基金的二级市场价格向基金净值回归,且将带动其他封闭式基金上涨。
目前封闭式基金有高折价的保护垫存在,由于价格走势强过净值走势,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率出现回落,但依然处于高位,尤其是25 只到期日较远的基金的折价率均在40%以上。
选择基金有讲究
业内分析师认为,投资者在选择基金品种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是选择那些业绩优异、分红能力极强的基金,如基金科汇、基金科瑞等科系基金以及基金安顺、基金同德等,因为良好的基金净值增长业绩将使到期套利空间进一步扩大并成为套利变成现实的基石。每一次的下跌调整都是很好的介入时机,封闭式基金尤其是业绩良好的封闭式基金极具长期持有价值。
二是关注其他“封转开”在即的基金。除了基金兴业外,另外几只即将到期的如基金同智(184702)、基金景业(500017)、基金安瑞(500019)和基金普华(184720)等以“封转开”作为最后走向的可能性仍相当高。
三是回避到期日较远的绩差基金。由于封闭式基金的股票仓位基本上在70%以上,所以随着市场震荡加剧,其净值整体上表现趋势与大盘一致。因此,那些距到期日较远、对“封转开”敏感度不够的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将随大盘波动,存在一定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