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丰碑 永为垂范——纪念茅盾诞辰110周年

    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茅盾先生作为“为人生的文学”最热切的主张者和实践者,始终不懈地以满腔热情歌颂人民、歌颂革命、鞭挞旧中国黑暗势力。他的作品,成功地刻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他的许多作品被翻译为多种外文,在各国读者中广泛传播。他还撰写了大量文艺论著,翻译介绍了许多外国作家的作品。 

    茅盾先生的理想追求和人品文品,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缅怀这位文学大师的革命道路和文学生涯,学习继承这位革命前辈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就是要从他那里得到精神激励和思想启迪,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弘扬发展先进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们学习茅盾先生,就是要学习他一生坚持真理和进步,对党始终不渝,一生追求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茅盾先生从青年时代接受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其一生屡经坎坷,直至生命的终点,对党始终不渝,依然坚守着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他始终把个人命运和民族、国家和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把整个身心都交给了党和人民,赢得了人民普遍的爱戴和尊敬。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信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增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文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我们学习茅盾先生,就应该像他那样,坚持为人民写作,深入社会实践,反映社会生活的创作原则,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茅盾先生倡导“文学要反映人生、反映社会,并服务于人生、服务于社会”的现实主义原则,强调文学的“激励人心”、“唤醒民众”的积极的社会作用,主张文艺应该真实反映社会生活。纵观他一生的创作,关注人生,积极投身波澜壮阔的时代生活,并进行客观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力求反映时代最本质和最深刻的内容,使他的作品有着巨大的思想深度和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今天,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源泉。我们要继承茅盾先生等前辈作家的优秀品格,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感受时代脉搏,熟悉新的人物,积累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学习茅盾先生,就是要学习他在创作上博采众长、精益求精、融会贯通的创新精神。茅盾先生是“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一贯主张建设新文学,要继承我国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吸取外国进步文学的宝贵经验。为提高艺术水平,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中外文化遗产,在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以多样的表现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我们要继承革命文学的优秀传统,不断进行艺术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创作出更多体现中国特色、富有中国气派,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我们学习茅盾先生,就是要学习他关心支持文学新人,善于团结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的崇高风范。中国作家协会作为党领导下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联系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培养文学新人,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茅盾先生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前辈作家的精神和作风,切实履行好作协的职责,努力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积极为广大作家服务,多办好事实事,进一步营造团结和谐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不断增强中国作协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