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家认为切莫忽视儿童读图

    儿童读物,是否文字越多越好?著名儿童文学家、上师大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梅子涵8日在“早期阅读专家讲座”中指出,图画书是童年幸福的“种子”。不少家长急于购买文字性读物而忽略图画书,不利于孩子学习阅读。 

  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表明:3岁—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期。梅子涵指出,图画书看似简单,却很丰富,尽管文字很少,有些甚至没有文字,但切合孩子专注色彩和图片的阅读兴奋点,符合孩子的认知心理,能够培养观察力,激发想象力,让孩子从一段段故事中获得真善美的品质。但是,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时,往往将阅读等同于识字,认为识字越多,阅读能力越强。前来听讲座的家长李女士说,去书店给孩子买书,倾向于名著、哲理故事类书籍,觉得图画书有点“小儿科”,不实惠又费钱。 

  与会专家还指出一个奇怪现象:一些图画书,孩子读得懂,家长却弄不清;孩子读得仔细,家长敷衍了事。在座的一些家长深有体会,在他们看来,图画书故事情节简单,但对孩子来说却是“掌心里的宝”,喜欢反反复复阅读,自得其乐。王先生说,看《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图画书时,孩子看得咯咯笑,爱不释手,自己一分钟就读完了,也不觉得好玩。日本一套著名图画系列《精灵鼠小弟》,其中一处小错误也是孩子发现的:图画中把海狮的胡子漏掉了。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