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小说进入“批量化大生产”时代

    “青春书”生产线之营销篇
    一草:一个典型的营销案例

    在现在的图书市场,一本书是否能够畅销,除了其是否有值得称赞的内容之外,图书的包装和宣传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读者每天面对着大量的图书信息,如果一本书能够首先吸引读者的眼球,提高公众的关注度,那么这本图书至少在销售上就会占据有利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版方就必须为图书选择“亮点”、“热点”,以及“炒作点”。 

    就如,今年2月面市的一本名为《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的图书,尽管作者和出版方都竭力否认出版它的目的是看中书中关于郭敬明的诸多隐私,但出版方依然在宣传图书的时候,选择了这个宣传点吸引读者眼球。一本青春图书是否具有有价值的“宣传点”已经成为该图书是否能畅销的关键之一。 

    曝恋情书畅销

    在今年三月之前,一草这个名字可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仅仅一个月不到,这个名字便在全国多个主流媒体上频繁出现,而和他一起出现的则是目前最有人气的80后作家郭敬明。把他们二者联系在一起的便是那本名叫《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的书。 

    今年2月,一篇题为“大哥出书爆料郭敬明情史”的新闻通稿由某出版方传递到了许多新闻媒体的记者手中。这篇新闻通稿里向大家“爆炸性”地指明,一草———这个号称曾经是郭敬明大哥的人,在《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一书中爆料当红人气作者郭敬明的恋情,甚至称要把郭敬明最真实的一面揭露出来,说郭敬明“城府深,薄情寡义、有财更爱财”。 

    几乎在这篇新闻通稿到达媒体的第二天,“大哥出书爆料郭敬明情史”的新闻就零星地见诸各地的一些媒体。同时也有媒体质疑这种看似猛料的新闻,只是出版方为了推广新书的策略,而一草书中内容的真实性也遭到了质疑。 

    在这之后的2月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媒体的报道关注到了《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一书。此时有媒体采访书中当事人郭敬明本人,郭敬明否认书中所写的恋情,并称自己根本不认识书中那位叫“许菁”的女孩。郭敬明的否认,使得一草所写内容的真实性再次遭到了质疑,但同时大众尤其是郭敬明粉丝对该书的关注进一步热化。 

    甚至在百度郭敬明贴吧,一个号称是郭敬明同学的网友发文为郭敬明辩解,称一草书中所写的内容与事实大相径庭,也称一草根本就不是所谓的郭敬明大哥,只不过是普通网友而已。这篇文章引起百度各种立场不同的网友对《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一书的争论,有人支持一草,有人相信郭敬明,也有人痛骂一草卖友求荣。 

    就在此时,《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上市仅一个月,据称就发行约6万多本。该书在一些小的畅销书书店都被书店老板摆放在了店面里最显眼的位置。 

    新书出版改书名

    一草,据他自己介绍,他早在多年以前就因为在网络上读到郭敬明的文章,便开始和郭敬明联系,并从此成为朋友。那时,郭敬明还只是一个在四川老家上学的高中生。一草告诉记者,《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是他两年多前就开始动笔写作的,直到去年年底才最终完成,并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如今的出版方。他竭力否认自己是想借郭敬明炒作,他说:“和郭敬明的交往经历是我青春期相当重要的一件事,用文字将之表达,只是我美好的愿望。” 

    出版《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是否看中的就是该书具有炒作的价值?该书的策划人称只是看中其畅销潜力,并非纯粹是为了炒作。但记者了解到,《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一书原名为《青春散场》,如今书名中冒号以后的内容均为在出版过程中,出版方建议作者附加的。从这个书名的变化就可以看出,出版方在出版该书最初,就早已选定了以“郭敬明”作为宣传新书的突破口。 

    该书的策划人表示,当下已经成为一个娱乐的时代,郭敬明本身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作者形象,而是更像一个娱乐人物。读者,尤其是郭敬明的铁杆粉丝会希望对郭敬明的生活有所关注,而《青春散场:挚爱郭敬明》一书正好给予了读者一个了解郭敬明的机会。同时,正是因为一草曾经和郭敬明有过非同一般的关系,所以一草能够清楚地了解包括郭敬明恋情,以及抄袭《圈里圈外》案等各种事情的内幕。这些原因最终促成了出版方选择这本书,并调整其书名,选择以“大哥出书爆料郭敬明情史”的主题对外发出了宣传攻势。 

    作者一草在新书出版之时,为了配合新书的宣传也曾就书做了不少采访。但随着质疑的到来,一草逐渐选择了沉默以对抗质疑。他只是一再地强调自己写作的目的并非炒作,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写这部作品绝无诋毁小郭之嫌,而书中内容句句皆实。“对于宣传期间一些爆料式话题以及某些媒体夸张式报道,我首先气愤,其次无奈。这种行为不但非我本意,伤害小郭的同时也伤害了我。”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