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乡土小说考察报告:四个主题性想象

    家园守望。1990年代以来,乡土小说中的家园主题得到长足发展,贾平凹、张炜痛惜乡土文化、乡土生存方式的沦丧,为家园的失落高唱挽歌。迟子建、刘庆邦则营造理想的精神宝塔,把失乐园的隐痛寄托于爱与美、人与自然和谐的永恒梦想。如果说,1930年代,沈从文以无比敏感的艺术家心灵捕捉到乡土小说的灵魂——家园守望,那么在1990年代,这一主题终于春潮涌动,蔚为大观,且更具清醒的理性自觉和批判意识。家园乡土小说致力于精神家园的重建,是当代小说最富生命力、最具美学品格的艺术追求,当代乡土小说因而超越历史、回归本源,建立起乡土小说主题想象系统的中心轴,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动力系统。 

    以上四个方面构成当代乡土小说的主题性想象系统,与1990年代以前各个时期乡土小说相比,应该说,这个系统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从最外层、最活跃的社会问题,到生存状态、文化性格等更恒久更内在的精神层面,再进入深邃宏大的历史思考,最后抵达人类精神的终极归属,也是乡土小说的核心——家园之梦,由外而内层层递进,形成一个完整有序、有机互动的想象世界,足以展现当代乡土小说深厚宽广的多层面人文关怀:不仅继续发展批判现实、剖析国民性等乡土小说传统主题,还大力开拓反思历史、守护家园等新的主题想象域,从而大大扩宽乡土小说的美学视域,使乡土小说更上层楼,展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