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明代小说审美意识的演变/宁宗一 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 2、人情战胜天理物欲充实人情——明代小说中物品的象征性与情节性/沈广仁 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 3.新诠释学下的《三国》、《水浒》、《西游》:中国民间文化精神的史诗/杨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4.从纪事本末体论章回小说的叙事结构/劳悦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5.关于《三国演义》的黄正甫本/章培恒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6.试论《三国演义》里的儒家思想/王靖宇 史丹福大学亚洲语文系
1.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明代小说审美意识的演变/宁宗一 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 2、人情战胜天理物欲充实人情——明代小说中物品的象征性与情节性/沈广仁 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 3.新诠释学下的《三国》、《水浒》、《西游》:中国民间文化精神的史诗/杨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4.从纪事本末体论章回小说的叙事结构/劳悦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5.关于《三国演义》的黄正甫本/章培恒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6.试论《三国演义》里的儒家思想/王靖宇 史丹福大学亚洲语文系 7.《三国演义》中的吕布/辜美高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8.论性格“强化”的典型人物——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例/陈美玲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9.用接受美学读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龙协涛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10.嘉靖残本《水浒传》非郭武定刻本辨/马幼垣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 11.《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考/石昌渝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2.《金瓶梅》与《水浒传》:文字的比勘/刘世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3.再论《金瓶梅》崇祯本系统各本之间的关系/黄霖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14.降龙罗汉与伏虎罗汉——从《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说起/胡万川 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 15.晚明小说、类书作家邓志谟生平初探/金文京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16.从《情史·情外类》看“情”的本质/宋耕 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17.《叶法师符石镇妖》——《警世通言》中的另一“四十卷”/陈靔沅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研究生 18.明代文言小说总集述略/孙逊、秦川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19.瞿佑及其《剪灯新话》/张兵 《复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