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同名书籍畅销搞得作家相当被动

20日晚,央视版《京华烟云》在华丽中落下帷幕,随着此电视剧的热播,林语堂的原著也正卖得酣畅。 

    除《京华烟云》外,刚刚热播的《亮剑》、《大长今》以及超级女声的系列书籍也销售得如火如荼。在西单图书大厦书目销售情况排列榜(11月14日至20日)中,《亮剑》一书的销量为220本,据销售部工作人员介绍,遇到周六、周日,《亮剑》的销量能达到60多本。影视同名书的热销在抢占读者的同时,使读者市场分化,造成了叫板纯文学市场的势头。

读者:纯文学也得会吆喝    22日下午,记者在街头抽样调查了30名新版《京华烟云》的观众,奇怪地发现所采访对象中八成人没有阅读过林语堂的原著。

    “我之前并未阅读过原著,但听不少人评价新版剧情没有反映出林语堂作品厚重的文化精神,就非常想认真阅读一下原作品。”一位30岁的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八成人未看过原著,但是不少人表示看过电视剧后一定会阅读原著,更有两成人表示会购买此书。

    采访中,记者发现,同期书的读者根本没有一个严格意义的年龄及职业界定,他们的身份是“观众”。

    在西单图书大厦影视小说专柜前,记者看到一位20岁左右的女孩正翻阅着《美人依旧》。“如果我非常喜欢某部影视剧,就非常愿意看到它的同期书,有时候是想尽快知道故事情节,有时候是想了解此部电视剧背后的故事。同期书的封面也做得相当抢眼,比如说它有熟悉的明星封面,这些都能让我在这本书前停留。” 

    “影视剧的热播已经为它做了很好的宣传。有些纯文学作品虽说比较耐看,但它不炒作、不宣传、不制造卖点,怎么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呢?纯文学也需要放下身段吆喝,有些时候,市场是能操纵的。”一位聚精会神阅读《亮剑》的30岁左右的男士很专业地说。

书店:播得越火卖得越好    “这一段时间,《京华烟云》销售得相当不错。除此之外,一些刚刚热播的影视剧同期书也销得相当不错,比如说《亮剑》、《大长今》等。”西单图书大厦销售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电脑查阅过的数据显示:19日,《京华烟云》的销量近60本,《亮剑》的销量近70本。 

    “两部电视剧热播时,这两本书销售得更好。因为一般情况下,影视同期书的销量随此剧播出呈抛物线形式,播出的时候也是销售的最高峰。但是一些经典的图书除外,比如说《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四大名著,不管同名影视剧是否播放都不会影响这些书的销量。”

作家:搞得我们相当被动    作家石钟山的小说搬上荧屏后,更多的读者认识了他。《激情燃烧的岁月》获得空前成功后,石钟山的小说成了众影视公司互相争夺的香饽饽,而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几乎都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对如此成名,石钟山无奈中更多的是欣慰。

    “从本义上来说,我并不期望这样。但每一位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更多的人阅读,但真正的纯文学作品受众面毕竟太小,而且难以造成很大的影响力。这样,通过影视剧认识原著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不管怎样,图书受关注并不是坏事情,总比无人问津好,这多少让文学作品看到了一丝希望。”

    余华的《活着》面世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引起导演张艺谋的注意。“影视同期书越来越畅销,这不会对纯文学形成冲击,因为它们各自在形成着自己的市场。《活着》未拍成电影时,就一直受欢迎,但后来的电影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图书的销售。”当记者谈起是否愿意自己有更多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时,余华表示:作品能否被改编成影视剧,这对作家来说是非常被动的事情。

    当记者就影视同期书畅销的现象与张抗抗交流时,她表示自己对此并不想发表过多的看法。但是,她感觉自己的《情爱画廊》改编的影视剧相当不成功,违背了原作的精神,这与出品商尽力追求利润有关系,之后自己的作品也不想改编成影视作品。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