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许多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这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旅游、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反复强调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党中央、国务院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决策。中办、国办专门下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红色旅游也给革命老区奔小康提供了新的契机。井冈山把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相结合,旅游产业对当地财政的贡献率超过35%。近年来,河北西柏坡通过接待参观旅游者,直接收入达800多万元,综合效益7500万元,吸纳就业3300多人。据测算,目前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景区每年旅游综合效益约为200亿元,并带动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农业等关联产业发展,形成“一业兴而百业旺”的良好局面。 当前,旅游行业正在研究部署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这是一项关系到全国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重要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发展红色旅游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当前红色旅游发展实际,我们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突出“红色”主线,充分体现“红色”特征,用“红色”感召市场,用“绿色”拓展市场;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力戒贪大求洋和华而不实;坚持突出重点,努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格局;坚持整合资源、综合规划,使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坚持规划的统筹和协调,使红色旅游规划有机地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 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闻晚报》记者采写、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看万山红遍——中国红色旅游悦读》一书,很好地将“红色”(新闻)与“绿色”(地理)相结合,并穿插以实用信息,从中既能看到《新闻晚报》记者行万里路、写感人事的扎实功底和采访作风,又能感受到出版社精雕细琢、孜孜以求的编辑作风和精品意识;既使读者感受到了红色旅游的豪迈和绿色旅游的精美,又能使读者在游乐中受到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教育,受到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的感召,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行胜于言的作用。 本书的出版发行,将对红色旅游市场,以及由此衍生的图书、电子音像等出版产生促进作用,成为宣传红色旅游、弘扬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