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初步设定是,由五人组成的一只非官方民间力量,承担事件调查,而Woo则化身为人类另外在暗中协助。但随后,由于此设定对Woo作为英雄的描写不够,人物魅力方面又欠缺,结果被驳回。紧接着,第二份样本被提出,其中人类组织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为科学特别搜查队,是联合国国际科学警察机构在日本的支部,负责调查各种突发的怪事件、自然界离奇的异常变化以及防御可能来自宇宙的外星侵略者。另一方面,由于受到Ultra Q怪兽路线成功的影响,主角从宇宙人Woo被修改为来自宇宙的正义怪兽Bemular,当科学特搜队陷入危险境地时,便以50米高的巨大化形式出场相援。本剧本已经基本上具备了以后奥特曼系列的各要素,但后来在进一步的策划中还是被否决,理由很简单,由一个怪兽担当英雄主角、正义的怪兽与邪恶的怪兽战斗是不大可能受到观众的欢迎的。
最终,在第三个提案中,将主角由正义的怪兽修改为神秘的宇宙人,平时是科学特搜队之中的一名成员,危机时刻由其变身巨大化作战。名称上,最初被定为Red Man,又可以称为Led Man(led是领导的意思,注意日式英语发不好R和L这两个音),由成田亨负责美术设计、佐佐木明负责造型设计。1966年初,第三个提案被正式采纳,在经过一系列对各个人物造型、性格、出场表现等方面的进一步加工后,主角宇宙英雄被最终定名为ウルトラマン(Ultraman),并于当年3月22日经过了商标注册。
圆古公司原计划在1966年7月10日播出奥特曼第一集《ウルトラ作戦第一号》,但由于制作方面的拖延,使得真正播出时间不得不向后推迟。为了向观众交代,便在7月10日7点-7点30分,举行了名为《ウルトマン前夜際 ウルトラマン誕生》一幕舞台剧特别篇,在一个极为简单的故事情节下,向观众们展示了奥特曼中即将出场的部分怪兽宇宙人,如巴尔坦星人、雷德王、安东拉等(同时出场的还有部分UltraQ中的怪兽),以及科学特搜队员的造型。终场时,圆古英二导演携全体演员和制作员工登台,以主题曲《奥特曼之歌》作为本剧的谢幕式。 总体介绍 1966年7月17日,让观众们盼望已久的英雄奥特曼终于在日本电视台放映,并固定在以后每个星期天晚间的19点至19点30分黄金时段播出。由于是圆古公司的首部彩色电视剧,自然从剧本编撰到实地拍摄都下了非常大的工夫,但这也在另一方面对当时创立仅4年的公司财政预算上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加上当时播出方电视台也有着早点结束好播出新的电视节目的打算,所以在两方屡次磋商后于1967年1月达成了缩短播放的协议。到1967年4月9日最终集《さらばウルトラマン》为止,《ウルトマン》共播放了三个季度,总计39集。 开篇的Logo比较特别,按从左至右先是老的Ultra Q标题旋转出现,再后才是奥特曼的正式标题在红色背景下出现。
奥特曼的出身来历,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得很多了,在此我仅仅做一个概括的介绍:奥特曼,来自宇宙M78星云光之国,宇宙警备队队员。在一次执行押送怪兽Bemular前往宇宙墓地的任务中,由于疏忽大意中途被其逃脱。随后他追踪Bemular来到了地球,却在日本龙森湖上空,不慎与同样前来调查不明发光球体的科学特搜队队员早田进所驾驶的喷气式飞机相撞,导致早田重伤濒临死亡。由于对自己酿成的意外深感内疚,同时也为阻止Bemular在地球上兴风作浪,奥特曼将自己的生命赋予早田,两人结合为一体,共同担负保卫地球的重任。 早田与奥特曼的“第三类接触” 因为地球大气层的影响,奥特曼赖以生存的太阳能无法得到足够的补充,每次当早田变身为奥特曼后只够维持其战斗3分钟,当能量消耗到达警戒线时,胸前的彩色能量计时器便会由蓝色变为红色,不停的闪烁并发出告警声,而随着限制时间的临近闪烁会越来越快,警报声也会越来越急促(这个时候,剧中旁白的台词便会告诉我们,一旦彩色计时器熄灭,奥特曼将再也站不起来)。 既然是作为力挽狂澜的英雄,那么光有一个巨大的身躯和强壮的体魄可能还不够。为了树立奥特曼在观众们中的偶像地位,制作组在剧中为其精心设计了数种光线和特殊本领,虽然和后来的奥特曼系列之相比,从数量和形式上都要逊色不少,但是却透着一股简洁实用、一气呵成的气息,让人回味无穷。那么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