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剧作家萧伯纳逝世(1950年11月2日)

    94岁的英国剧作家乔治·萧伯纳,由于在自宅的花园中不慎摔倒而与世长辞。他年老的女管家在房门前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他用自己的生命,使世界更加富有。”
    萧伯纳起初是音乐和戏剧的评论家。他很早就加入“费边社”,这是一群主张社会改革的知识分子所组成的团体。萧伯纳认为戏剧也应该以支持社会改革为主,因此其剧本所探讨的主旨,大都是社会问题。虽然他在戏剧中尖酸刻薄地抨击时人伪善的风气,但那些充满机智而具讽刺意味的句子,反而又常常被时人引用。他也因而成名,成为大众喜爱的人物。萧伯纳在其辩论文章中及各种书的前言里表明他的观点,并展开尖锐的社会批判。
    他的杰出作品有:《凯撒与克娄巴特拉》(1899年)、《人与超人》(1905年)、《圣琼》(1923年)和《毕格玛丽安》(1905年)。后者讽刺虚伪的贵族阶级,被改编为音乐影片《窈窕淑女》。萧伯纳以《圣女贞德》一剧,于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推荐阅读
    《华伦夫人的职业——萧伯纳剧作选

延伸阅读
    《嘲讽大师-萧伯纳》,那非丁/编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杰出的英国戏剧家萧伯纳》,鲁效阳/编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萧伯纳传》,(英)佛兰克·哈里斯/著;黄嘉德/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萧伯纳》,杨燕玲/编著,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萧伯纳的故事》,孙玲玲/编,福州: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萧伯纳谈中国》,沈益洪/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林语堂与萧伯纳:看文人的妙语生花》,沈谦/著,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
    《萧伯纳在上海》,瞿秋白/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萧伯纳情书100例》,(英)萧伯纳/原著;黄嘉德/译,北京:华艺出版社,1989.5。
    《萧伯纳妙语录》,(英)萧伯纳/著;纹绮/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4。
    《卡歇尔·拜伦的职业》, (英)萧伯纳/著,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圣女贞德》,(英)萧伯纳/著,杨宪益、申慧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
    《魔鬼的门徒》,(英)萧伯纳/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