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们及白领阶层的眼光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张雨因为研究的需要,今年所买所读的主要是古书,其中有《戴名世集》(中华书局),王博先生的《庄子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是放在手边,闲来就翻翻的。他认为讲庄子哲学的书很多,但是能娓娓道来而又醇醇有味的,这似乎还是第一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他10年前就读过,今年在书店里又遇到,买来细细重读一遍,也很尽兴。陈贻焮先生的《杜甫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也是他今年所买的大著。中文系的李建红今年则买了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上海译文出版社)。她最初是从那句“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知道了米兰·昆德拉。她认为这本书里凸显了清醒者的困境,读完后给人留下很多的思考。
中国政法大学的陈燕今年只买了一本书,就是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春风文艺出版社)。同班同学薛培今年也只买了《张小娴小说集》(时代文艺出版社),薛培认为每一个走在爱情边缘的人都应该看一下她的书。
在青岛一家设计公司任总经理的于添泓2004年买了不少书,如三联出的几米的漫画集、刘一达的《京城玩家》(经济日报出版社),以及《中国古镇游》丛书(陕西师大出版社)、《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中国茶艺》(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他对收藏类的图书提出批评,认为包装过于花哨,研究不够精深。董伟华是青岛某公司的会计,她在2004年买来并认真读过的书有:申宜真的《好妈妈,慢慢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毕淑敏的《养心的妙方》(海峡文艺出版社)、何倩倩的《美体瑜伽》(农村读物出版社)、卡耐基夫人的《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妻子》(中国妇女出版社)。她觉得大多数新小说,只看名字已没有读的欲望了,不如读一些实用的如健身、调心、财经的书。
记者还采访了一些普通读者。张明在北京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他告诉记者今年只买了一本书,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诗三百首》。已经退休在家的宋大爷虽年岁已高,但每年都会到旧书摊上去买书。今年他买了5本书,都是几年前出的了,其中有《金刚经说什么》(复旦大学出版社)、《胡适传》(人民出版社)等。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日前媒体报道由于人们生活更加忙碌、获取知识途径更加多样而导致阅读率下降,但是,喜欢看书、买书的人还是很多,关键是今天的出版人要思考一下,怎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好书。好书不愁卖,喜欢看书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停止买书和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