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电子化成为台湾新趋势

每到月初,就要苦苦守候信箱前等待订阅的杂志送达,担心投递错了地址、被偷走或是被雨水淋湿,实在是一项心理负担。如果人在国外工作或旅行,十天半个月后才看到杂志,新闻也变成了旧闻,可能会影响阅读的兴致。现代人处在高度信息恐慌下,如何突破时空问题而能随时掌握新知?当然还是要靠信息科技来解决问题,“电子杂志”即提供一种阅读新体验。 
    不论你身在何处,只要打开计算机,随时可以上网购买并阅读电子杂志。这种新型态杂志,不但将传统纸本杂志的内容数字化,而且版面编排、广告等都维持原貌。当读者在电脑前阅读时,翻页或做注记的感觉,就像纸本杂志一样。甚至还可以随意放大画面、剪贴文章图片,把资料存盘或传寄给朋友,也不会破坏杂志的完整性。 
    美国三四年前已有电子杂志。去年,宏计算机公司和美国技术合作,与城邦出版集团、博客来网络书店展开新的实验,将城邦旗下的《PC Home》、《PC Office》、《数字时代双周刊》、《 Smart智富》和《漂亮家居》等五本杂志,转换成电子杂志,上线推广。此举已宣告线上阅读一本完整杂志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到目前为止,除了城邦体系的杂志尝试电子化行销,天下杂志群也自今年5月和宏合作加入新趋势,推出《天下杂志》、《e天下》电子版。另外,还有《经典》月刊,及6月刚上线的《商业周刊》,再加上今年宏还会自美国引进数百种外国电子杂志,为杂志打开另一个阅读社群,也扩大服务的领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博客来网络书店总经理张天立说,纸本阅读的产销流程与市场模式,从1456年古腾堡印刷革命以后,500年来已达到成熟的阶段。而电子杂志的出现,等于是向读者发出全新体验的邀请,也是向出版产销业者吹响革命的号角。
    宏负责数字技术,城邦则是内容产出者,双方分工合作,到目前五本杂志共约有1万个订户。城邦网络事业部经理薛良凯说,对电子杂志来说,读者买一本杂志,就是买一个档案,业者设定服务器用来规范开启的阅读者,现在一本杂志最多只能下载7次,朋友间是无法互相传送或分享阅读的。
    现阶段电子杂志是以海外读者为开发对象,同时也为经常飞来飞去的企业领导人或高层主管提供阅读方便,让他们走到哪里读到哪里。薛良凯说,电子杂志的文化创意和读者反应,都是很有趣的部分,有些读者要求他们连广告都保留纸本版的原样,因为广告也是了解台湾正在流行什么,有哪些新话题的一个管道。 
    天下电子杂志行销企划赵志秦也认为,纸本杂志运费贵,耗时又长的缺点,在电子杂志上都自然消失了,因此自然率先将海外读者视为初期促销的目标。
    薛良凯觉得纸本杂志和电子杂志的读者重叠率应该不大,重在开发新读者。尤其是对年轻族群来说,纸张翻阅慢,又不够环保,他们反而觉得电子杂志好用好读得多。因此,城邦接下来计划推动电子化的杂志,包括通讯、旅游、时尚生活和计算机游戏等类型,以争取更多年轻读者订阅。 
    刚刚起步的天下杂志最近已屡屡接到读者来电探询纸本和电子杂志的差异,也有些人表示有意取消纸本的订阅,而改订电子版。电子版的推出是否影响纸本杂志的发行量,尚待时间检验。 
    美国的电子杂志已有60余种,且早已出现“原生型”电子杂志,即在线上创刊,没有纸本版。对出版业者来说,省掉印制、仓储、运送和退货等基本开销,打开更广的服务网络,是深具潜力的新市场。在台湾,这条路刚刚开展,未来发展的空间仍大,只是潜藏的问题亟待克服。
    赵志秦指出,纸本内容丰富,储存电子文件的档案相当大,转换上仍有技术问题要解决。数字化看似省去了一些作业流程,实际上有一些看不见的成本依然存在,例如建置设备、测试过程等。但这些都不能充分反映成本,而且目前阅读率尚未打开,广告量不大,都是有待努力的部分。天下杂志除了已连上博客来网络书店外,还要把信息连结到国外的网站上。他们认为只要有机会有可能,就要连上线去,像是杂志在书店里上架、曝光、销售一样。行销的策略虽然推陈出新,他也不否认“最大的问题是读者的习惯如何改变”这一现况。如今大多数人已视计算机为生活必需品,但要在计算机屏幕上读完一本杂志,翻纸和滑动鼠标,对很多人还是不一样。
    对于实验了一年的城邦集团,看到的问题更多。首先是语言的障碍,目前电子书的内容为中文,然而使用的接口皆是英文,以至影响推广效果。除此之外,薛良凯发现公司内部少数管理高层并不真正了解数字化的影响大到什么程度,观念的落差明显地限制了快速发展的脚步。 
    尽管如此,这一辆信息科技新列车已启动,诚如数字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谁也难以预料明日又有什么新发明可以为行进中的列车加足马力。毋庸置疑的是,出版业者亦步亦趋的跟着时代前进,也造福了广大读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