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美国相继出台远强于市场预期的经济数据后,美元兑非美货币均大幅上涨。市场对于美联储将于今年8月提前升息的预期剧增,这促使美元指数突破89.8的近期盘整区间,一度上攻至90.66,创下自去年11月以来的新高。
经济数据表现强劲 本周出台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零售销售劲升至1.8%,远超市场增长0.6%的预测,同时,2月零售销售也从上升0.7%修订为上升1.0%。美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样强于市场上升0.3%的预期,月率达到0.5%,年率升至1.7%,通胀数据的上升,再度增强了美联储提前升息的可能。 近期公布的美国“双赤”数据依然庞大,美国3月预算赤字额达7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89亿美元上升23.5%,美国2月贸易赤字也达到了惊人的421亿美元。但是这两个数据均在市场预期之内,而美国2月资本流入量高达834亿美元,这也淡化了市场对美国“双赤”问题的疑虑。在强劲的美国数据面前,非美货币遭受市场广泛的抛售。由于潜在的利差优势的缩减,高息货币跌幅剧烈,英镑本周自高点1.8423大跌了近700点,最低跌至1.7764; 澳元也自0.7686大跌了5%,至0.7310。欧元也创下年内低点1.1868,前期表现强劲的日元跌破105的重要支撑,一度到达109一线。
潜在危机依然存在 虽然美元的此波升势来势汹汹,但目前就断定美元将借此扶摇直上明显过早。在周四美国公布了意外上升的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后,美元开始下落。美元指数重返90水平,从中不难看出市场对持续推高美元仍持谨慎态度。虽然目前市场的焦点集中于美联储提前升息的预期上,但美联储重要官员并未对此有明确的表示,而目前来看美国经济数据能否持续表现强劲仍不确定。美国经济的结构性缺陷,导致“双赤”问题并未有本质的转好迹象。目前发生在伊拉克的武装冲突正不断升级,地缘政治危机一向令美元承受着压力。因此,一旦市场关注的焦点发生转换,美元再度出现下跌在所难免。 展望后市,日元的强势基调仍然完好,而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商品价格的上升无疑将促使高息货币受益。美元中期走强的基调并未确立。
技术上面临压力 从技术上来看,美元指数本周最高触及90.66,但此后连续两天在触碰90.50水平后下跌,显示仍然是受到90.50一带的压制。90.50是美元指数自去年11月高点94.93至今年低点84.56后反弹61.8%的阻力位。而上档位于91.00的点位至关重要,这是自2002年以来美元下跌通道的切入位。若美元能有效突破90.50至91.30的阻力区,将确定中期走强的基调。若无法突破,美元有重返89.30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