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陈道明不出书

名人出书渐成时尚。名人出书除了使自己更加有名之外,还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因为普通百姓对名人总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他们茶余饭后、街谈巷议需要以名人为话题。倘名人把自己的成长过程、成名经历、感情磨擦及其他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诉诸笔端,再加上书商们的大力炒作,不愁图书不会畅销,不愁腰包不会充盈。由个别名人滥觞到如今形成了一拨又一拨的名人出书潮,足可以说明名人出书正方兴未艾。饱学而无名之辈辛苦十年,也不会有名人举手之劳所取得的显著效果。 

  然而也有名人对名人出书说“不”的,这就是陈道明。陈道明是我国的一位实力派演员,他塑造的许多银幕和荧屏形象深入人心,他的爱情经历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如果把他15岁演戏以来30多年的经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部畅销书而给他带来滚滚财源。然而,陈道明却对名人出书嗤之以鼻。他说:“我这辈子都不会写。我这种所谓的名人,不值得记载。最大的存在,看演出的角色就可以了。至于鸡毛蒜皮、豆腐账式的生活罗列,没有必要去记录。我觉得是浪费纸张,还是把纸用来传播文化吧。”他还说:“名人出书、出自传,是文化的悲哀,是亵渎文字的过程。”(《新闻午报》10月12日)演艺界难得有人像陈道明这样,对名人出书有如此清醒的认识。事实上,名人所出之书很难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生活在浮华状态下的名人很难写出什么厚重且能传世的经典之作。这些名人的书不值得收藏甚至不值得读第二遍,名人的书只会热闹一时而很快被人们遗忘。如果书店中充斥的尽是演艺界名人之书,如果人们的兴趣都集中在这些名人的鸡零狗碎、恩怨情仇上,这对我们的文化建设究竟会有多大益处?陈道明所说的“文化的悲哀”绝非虚妄之词,这是他经过深思之后的痛彻之感。 

  然而不管陈道明如何说“不”,名人的书还是要出的,这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利益的驱使。只是希望出版界能有陈道明这样清醒的认识,多出些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好书,以多少抵消名人出书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和负面影响,如此,则子孙后代幸甚,国家民族幸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