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底,钱媛病重,请求母亲由她来写《我们仨》。钱媛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开始一篇一篇地写。到1997年2月底,她已经写了五篇。杨绛看重病在身的女儿写得实在辛苦,劝她停一停。没想到五天之后,钱媛就去世了……
杨绛先生在《记钱锺书与〈围城〉》一文中曾生动地描绘过钱锺书在家中诸多“痴气”的场景,比如在杨绛脸上画眼镜和胡子;在女儿肚子上画大脸,在她被窝里埋置“地雷”等等。如今,杨绛更完整地记录自己一家三口坎坷而温馨的家庭生活的回忆录《我们仨》,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
记者从三联书店了解到,早在1996年,钱锺书和女儿钱媛先后生病住院期间,杨绛就起意撰写这部回忆录。这年年底,钱媛病重,请求母亲由她来写《我们仨》。在护士的扶持下,钱媛躺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开始一篇一篇地写。到1997年2月底,她已经写了五篇。杨绛看重病在身的女儿写得实在辛苦,劝她停一停。没想到五天之后,也就是1997年3月4日,钱媛就去世了。杨绛接着忙着照顾钱先生。1998年12月19日钱锺书去世后,她才开始动笔,完成了这部回忆录。
《我们仨》共分三部分。在第一、二部分中,杨绛以虚拟的手法写了一个万里长梦,从钱锺书父女相继生病,写到两人相继去世。第三部分则叙述了钱锺书与杨绛结婚、留学、生女等几十年家庭生活,充满了温馨的生活气息。
该书的三个附录也很有价值。附录一收录的就是钱媛在医院写的五篇文章中的两篇。钱媛是钱锺书夫妇的独生女。杨绛在《记钱锺书与〈围城〉》中曾回忆:“他很认真地跟我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提倡一对父母生一个孩子的理论,还从未讲到父母为了用情专一而只生一个。”由此可见钱锺书夫妇对女儿的钟爱。钱媛在文中就回忆了童年时父亲和她玩闹等等往事。据了解,《我们仨》封面上的题字就是钱媛在病榻上写的,虽然并不工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附录二则收录了一家三口之间的部分书信,既有钱锺书给女儿的诗文,也有女儿给父母的祝福。尤其感人的是病重的钱媛在1997年新年给父母的信,她自己完全不能进食,但还不断叮咛父母保重身体,并给母亲开了有营养的简易食谱,关切、眷恋充溢于信纸。附录三是一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家人画的小漫画,画得生动有趣。
杨绛在《干校六记》等书、文中曾写了他们一家在历次运动中颠沛流离的坎坷和点滴生活,相信《我们仨》的面世,将让读者更清晰地看到学术之外、生活之中的钱锺书,体味到充溢在这个学者之家的亲情和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