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诞生(1770年8月27日)

    1770年8月27日,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出生在斯图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时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他的哲学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既想革命而又怯懦的阶级特性。他的哲学体系是保守的,而他的辩证方法本质上是革命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摈弃了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加以革命地改造,创造了唯物辩证法,因此,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恩格斯对其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主打推荐    《黑格尔:辩证法的大师》,白玄/主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黑格尔传》,(苏)阿尔森·古留加/著,李军/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黑格尔(1770~1831)》,陈也奔/编著,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
    《黑格尔》,金大业/著,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黑格尔》,侯鸿勋/著,北京:开明出版社;香港:中华书局,1997。
    《黑格尔传》,张慎/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深入读本    《黑格尔哲学》,(美)司退斯/著,廖惠和、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
    《自由主义批判与自由理论的重建:黑格尔政治哲学及其影响》,郁建兴/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马克思与黑格尔》,姜丕之/著,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思辨的美学与自由的艺术:黑格尔美学思想引论》,邱紫华/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连喜/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理性与激情:黑格尔历史理性研究》,舒远招/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黑格尔法哲学:法与主体性原则的理论》,武步云/著,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黑格尔的整体观》,王桂权/著,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延伸读本    《张颐论黑格尔》,侯成亚等/编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辩证历史:从黑格尔、马克思、毛泽东的辩证思想与历史变革论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刘永佶/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康德黑格尔哲学讲稿》,杨一之/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黑格尔之谜:新黑格尔主义者论黑格尔》,杨寿堪等/编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黑格尔与艺术难题:一段问题史》,薛华/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