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蛋糕”北京开切 国内企业应铆牢三个层次

  今年是北京筹办奥运会最关键的一年。新的奥运会会徽预计将在7月底或8月初向世界公布,它标志着以此为核心的奥运会市场开发工作进入全面启动阶段。总额约2800多亿元的投资,不仅将大大推动首都现代化建设步伐,而且还将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投资约为35亿元的奥运会主体育场,已进入到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化阶段,招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将在7月底左右完成。除此之外,还有国家游泳中心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也将进入到全面实施阶段。在设计、施工、投融资、营运等方面实力出众的中外企业,正为获得北京奥运大蛋糕,展开激烈的竞争。

    2003年尚未过到半年,北京奥运商机引发的“竞争战火”已硝烟可闻。国际奥委会第6期TOP计划(2005至2008)已有松下、三星、可口可乐、柯达、恒康、三星、维萨、斯沃琪等8家跨国集团签约,余下“席位”也基本“名花有主”;年初举办的奥运品牌战略研讨会上,联想集团、中国移动、李宁公司、宇通集团等中国企业针对北京奥运会进行了专题战略研究,并制订了周密的发展计划。目前,北京、上海等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奥运专家们,在这几个月里成了香饽饽,纷纷被不少志在奥运的企业请去出谋划策。

    这一切都表明,北京奥运的商战序幕已经拉开。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认为,中国企业投资奥运、利用这一机遇发展壮大自己,可从三个层次上着手:

    第一层次是参与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充分享受由奥运品牌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层次是投资和参与奥运会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把世界一流的工程和企业自身形象一同留给中国的未来。

    第三层次是用足、用好奥运机遇,扩大品牌效应,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创新、拓展业务领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