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新著《我们要活得有尊严》

  我始终认为,在我们有限的人生阅读中,不能不读柏杨。当代台湾作家群中,如果说读林清玄读陈映真读刘墉读简祯使我们热爱生活的话,那么可以说读柏杨就会使我们珍惜生活。一些作家的书读了让人髀肉复生,而另外一些作家的书读了却可以使人长骨头,柏杨的书无疑属于后者。 

    多年前读过《丑陋的中国人》,为柏杨先生辛辣、幽默、深刻的文字而骨折心惊,现在当阅读被书评家称为“《丑陋的中国人》的续篇”——《我们要活得有尊严》的时候,当年那股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踏马而来,亲切之余不免欣欣然了。“八十年走过崎岖路,凝聚为一句叮咛:人,之所以为人,第一是要自己有尊严;第二是要尊重别人的尊严,而且是诚挚地尊重。”柏杨先生的这句心曲,似乎可以作为此书的寄语。 

    《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一书中,《口供主义罪疑唯重》、《酱缸国医生和病人》、《隋唐宫廷》等篇章,对历史沉疴手术刀般地施以解剖,让读者有种铭心刻骨的警醒,这应该是作为历史学家的柏杨所娴熟的;《我们需要中文处方》、《妈妈,请牵我的手》、《尊严价更高》、《为几块钱请命》等,则从日常琐事中得出微言大义,通过峭拔凌厉的文字使读者明白尊严的个中精义,这应当是柏杨先生的初衷所在。柏杨先生认为,《我们要活得有尊严》的主题是《丑陋的中国人》一书的解题答案:“书名就是答案的核心,尊严就是我所提倡的国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与处世姿态。”由此可见,剔除国人的丑陋,惟有寄希望于尊严地生活!否则,在一个嗜痂为美的社会里,那些酱缸国公民必然动辄以轻慢尊严为快事:或不知自珍自爱,或忽视尊人爱人。纵览数千年历史,探寻国人丑陋的渊薮似乎都与此不无干系。

    饮食男女,紫陌红尘,悠悠万事,尊严最大。相比浩瀚的宇宙,个人的生命卑微如飘忽的尘埃,但是,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中有段著名的话:“人只不过是一棵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然而,“那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是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直面艰难人生,惟有思想才是我们最后的心灵净土,保有尊严正是我们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诚然,当来自生活的污浊和人性的丑陋挟厉而来时,我们抵抗的姿态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暴风骤雨般的彻底批判,一种是和风细雨式的逐渐消弭。如果说《丑陋的中国人》属于前者的话,那么《我们要活得有尊严》则属于后者,激浊扬清,重塑人格,这两种抵抗的姿态我们都不能有所偏废。

    有“老庄稼汉”之誉的柏杨先生,写成此书已是耄耋之年,但依然笔锋甚健文风老辣。林贤治说:“我喜欢读战士的书,这类书完全不为学术艺文之类的形式所羁绊,没有牧师或导师式的说教。”是的,我也喜欢读战士的书,不仅仅在于它没有羁限和说教,更在于它使我活得更有尊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