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水味道很重,你快把口罩戴上吧。”上海静安寺街道消毒站职工杨宝盛一边叮嘱着身边的记者,一边按照1:100的比例,把淡黄色的过氧乙酸溶液注入盛满清水的喷雾器药罐里。
与记者相比,杨宝盛他们更是全副武装:绿色护目镜、乳胶手套、白大褂、白口罩。虽然防护措施严密,长期与腐蚀性液体接触,仍然会让他们吃到一些苦头:杨宝盛摘下右手手套,只见手上留下了好几处灼伤的痕迹。他的同事刘娣告诉记者,一开始缺乏经验,调配过氧乙酸原液的时候,“呛得我们眼泪水止不住地流,大家眼睛都肿了。”
这个10人消毒站位于乌鲁木齐路一条小巷里。从今年4月份开始,随着防治“非典”任务加强,工作陡然繁忙起来。站长许佩芳说:“我们现在没有休息日了,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有时候早上5点半、夜里11点钟都出去消毒,每天都要用掉500公斤药水。”
许佩芳告诉记者,现在大家的卫生意识都提高了许多,“4月30日晚上,华山路上有幢居民楼住进了一名外地旅客,居民马上打电话来让我们过去消毒。我们消完毒,他们才放心。这几天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我们只是尽自己的责任,要让居民放心是第一位的。”
来自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消息说,他们正在全市170多个街道成立社区公益卫生保洁服务社,在3500多个居委会中的每个居委会设置4到6名消毒员。许佩芳们将增加1.5万名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