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专业店中,医药专业店与“非典”事件的关系最为密切。据市商业信息中心快速反应系统的统计,从今年2月到4月,申城专业店整体销售指数呈下降趋势,但医药专业店却有明显的增长。特别是4月份,医药专业店在其它专业店销售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销售指数上升了22%。可见人们预防“非典”的强烈意识已普遍地影响到了上海的整个医药零售业。然而,上海的医药专业店要在这次“非典”事件乃至今后类似突发事件面前“游刃有余”,不仅有必要吸取广东医药零售的经验与教训,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好好下一番功夫。为此,市商业信息中心的专家提出了几条建议,供业内人士参考。
首先,要辟季节性药物专柜,为市民购药提供便利。现在的医药专业店不仅卖治疗用药,而且还卖滋补、保健品、健美用品器材和化妆品。医药专业店产品种类的增多会影响消费者购药时选择的便利性。如果医药专业店能够在病发集中的季节,设立专柜,集中销售相关的治疗和预防药物,那么消费者将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的药品。就拿这次“非典”事件来说,药店可以将各类与“非典”相关的药品和防护品集中在一起,安排位置突出的专柜进行销售,还可以逐渐丰富专柜的服务内容,比如请专家提供咨询,并对市场颁动做出即时反应。
其次,要以产、批、零之间快速和准确的信息沟通来支持供货渠道的畅通。根据产业链加速原理,医药专业店作为医药供应链的末端,掌握了市场的真实需求量。因此,医药专业店应及时、准确地将销售数据和库存数据自行或通过相应的信息收集中介反映给上游企业,并且在特殊事件发生时,增加上报的频率,以保证必备药品的供应,或者减少行业库存积压的风险。
第三,要以有效的需求控制机制作依托建立起有效的价格机制。广东板蓝根和食用醋的价格在“非典”事发后曾上升到让人难以置信的高度,最后政府不得不出面干涉。因此,店员在销售过程中要注意改变消费者的盲目购药,药店还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店员和专业人员的悉心介绍或开展一定的宣传活动,将过剩的客户需求进行分流。这样既保证了药品的供应,又能有效地控制价格。
其四,要利用事件营销提升企业形象。从广东相关药品价格的飞涨以及一些知名企业假传消息,增加无关产品的销量,可以看出国内医药企业对事件营销已非常敏感,但是如何正确地利用事件营销,是追求企业的短期盈利,还是培育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像“非典”这样的大事件,媒体的关注度一定很高,如果某家药店能够以消费者利益为重,保持价格的稳定,并客观地做出药品供应的保证,那么一定会是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这不仅会省去大额的宣传费用,最重要的还是能迅速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这笔无形资产将是无法估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