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沉沦三部曲

  更为严重的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安然公司的上层主管中演变成了内战和相互倾轧。斯基林和丽贝卡·马克的勾心斗角就是一例。最后两人的斗争失去控制,并把拥有数十亿美元资产的一家公司及其员工和股东推入惨痛的深渊。高层主管之间的斗争以及公司员工对上司及其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加速了安然的死亡。
    “压力文化”并没有给安然带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它促使很多管理人员粉饰自己的业绩,虚报利润等现象四处泛滥。甚至安然的高层,也欺骗性地利用表外项目,使这种作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位留在该公司的交易商也说:“安然公司真是个让人不快的地方。这里的竞争激烈到了荒唐的地步,简直就是道德败坏。我每天晚上都要锁好我的办公桌,以免我的同事偷窃我的成果。”
    《安然帝国梦》告诉我们,管理人员除了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外,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以德治企”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原则,要大力倡导忠于职守、相互服务、顾全大局的职业道德,鼓励员工的团队精神。

文化之三:“成王败寇”导致安然崩溃    建立相应的责权利制度是每个公司必须采取的措施,成功者理应得到奖赏,而失败者则应接受惩罚。安然拥有自己的奖惩制度,但当公司采取公允价值会计法,并且极力扩大经营领域,发展贸易型业务时,它开始踏上虚无缥缈之路,安然大厦开始猛烈动摇。
    和安然“惟利是图”的文化相一致,安然公司对其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奖励是非常丰厚的。安然对于做成大笔贸易业务的员工给予大量的现金和股票期权,而不管这些贸易是否真能给它带来真正的利润。在公允价值记账下,管理人员或贸易人员每做成一个项目或交易,安然的利润就大增,尽管没有现金流的进入。只要短期内能有项目或贸易的签订,你就是英雄。但这却导致了安然陷入现金流的困境。
    “成则为王”的文化,让管理人员和贸易人员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烧钱,无论花多大的代价总要把项目谈成,把交易做成功。至于钱,在安然那里并不是个问题。这就是安然的经营哲学。《安然帝国梦》是这样描述安然雇员的心态的:“鲜花、头等舱机票、头等旅馆、高级轿车、新的电脑、新办公桌——安然的雇员开始期待在任何时候得到最好的东西。还有薪水,丰厚的薪水。”“赢者获得一切”,丽贝卡·马克经营的印度达波尔项目和水世界就是这种文化的缩影。在这两个项目中,马克耗费了公司大量的现金,而不管项目能否长久地运行下去。正如作者所说:“阿苏林科斯不是烧钱,而是焚钱。”
    “成则为王”的文化,在安然公司一定程度上就是腐败文化。安然的管理者竭尽一切能事以使自己成为成功者,而成功者则可以挥金如土。《安然帝国梦》中关于飞机问题的讨论只是安然腐败的一小部分。安然的飞机在不停地换大、换新,而安然的现金也就随之不断消逝。
    “败则为寇”,就安然公司来看,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一方面,许多失败的项目经理并没有被迅速解职;另一方面,因失败而辞职的经理,带给安然的是更多的苦恼,因为,安然要兑现他们的期权,或买回他们的股票。总之,“败则为寇”带给安然的也只有公司制度的恶化和现金的紧张。
    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是历史的必然。没有足够的现金,公司日常的运营就会出现问题,甚至会因为短期负债的问题而导致公司破产。现金是公司的血液。安然公司“成王败寇”的文化导致了公司的现金状况恶化,加速了安然帝国崩溃的历程。
    也许读者还会从《安然帝国梦》中找到更多安然失败的原因,但畸形文化却是安然公司迅速倒塌的根本原因。“鱼从头烂起”,罗伯特·布赖斯道出了安然垮台的实质。安然文化就是这样从安然的高层慢慢往下渗透,直至其毁灭。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