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性大公司在上海遍地开花,单位给予个人的福利待遇也成为个人收入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福利待遇其实就是个人收入的“隐性”部分,比如福利分房、无息贷款、带薪休假、年终双薪等等,哪个与“钱”无关?本刊特意在2003年的第一时间四下打探得到几种不同体制公司中职员的福利待遇情况,让你有一个直观的比较。 以前,熟悉的朋友会问你:收入多少?如今的问法是:税后收入多少?此外还有很多附加条件:单位的福利分房制度好不好?买房有没有无息贷款?有没有带薪休假?给你买商业保险了吗?有没有补充公积金?女职员最关心的就是产假--在产假期间,单位有没有额外补贴? 单位给予职工的福利待遇正成为现代都市人继收入后最为关心的话题。同样是两份工作:一份是税后工资10000元,待遇几乎没有;另一份是税后工资5000元,但房贴、无息贷款、商业养老保险、子女教育等福利样样有,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后面一份工作。那么福利待遇究竟有多少?看看不同单位的职员享受到什么样的待遇。
薪水变得越来越软性 打听别人的薪水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采访对象一定程度上的尴尬和隐瞒之外,还有越来越“软性”的薪水概念。以前说薪水,主要就是单位每月按时发放的工资和奖金;可现在的单位,奖金内容越来越看不懂,报销范围越来越宽广,其他福利越来越好,这些“软性”的待遇如果不算进薪金里好像都有点说不过去。 据悉,外企员工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四金”外,企业还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软性”福利待遇,出国培训、商业保险之类的项目受到员工的格外欢迎。当前,外企继续加强了“软性”福利待遇方面的政策调整。例如,为员工提供购房补助、提供带薪休假、员工持股计划等等。 除此之外,不同公司的女性员工在产假上的区别也相当大。外企里的白领大多都不敢回家生孩子,除了害怕薪金待遇上吃亏之外,更害怕一休息马上就下岗。而在国家机关或者在国企工作的女性则可以享受到仍旧稳定的收入和较长的产假,这些待遇如果真要折成现金计算的话,也有上万元的差异。 不管薪水怎样“软性”甚至“隐性”,本刊还是挖出了五位不同工作环境的职员,以他们的福利待遇给你一个参考。
公务员:福利待遇很周到 周女士在区税务局任职多年,现在已是科级干部了。她每月的工资在2000元左右,这其中已经包括了医疗补贴、交通补贴和伙食补贴。周女士的奖金是按季度领取的,奖金的多少主要以业务成绩为参考,每一季度大约在5000至6000元左右。当然,因为是在国家单位,因此工资与奖金的多少也与工龄有关。每逢中秋节、国庆节,还有将近800元的礼券或实物,有时也会有外出旅游的机会。他们的年终奖实行的是双薪制,另外还有1000至2000元左右的奖金,这样算下来,过年时也可以有4000元左右进账了。 在国家机关供职,福利待遇自然是不错的,一切都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来,不必像在某些私营企业那样担心老板钻空子。“四金”当然是都缴纳的,另外还可以享受住房补贴的政策。以周女士为例,她从福利分房制度中得到了5万元左右的现金用于购房。 女性公务员的产假按规定在90至105天不等,期间工资不扣,但奖金和其他一些津贴是没有的。作为公务员,可以享受带薪休假,时间长短以工龄为标准,15年以下为9天,15至25年为13天,25年以上为18天。看得出,在国家机关里,工龄是挺重要的。 总体来看,公务员的待遇以稳定为其特色,各项福利制度都落实到位,而且相当完善,退休后的退休金也不低,加之国民经济近年来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公务员的铁饭碗可是越敲越响当了。
外企经理:提成比例高是最大的福利 外资公司职员的待遇普遍较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拥有的年薪是十分诱人的。接受采访的许先生在一家洋行担任地区经理。除了每月12000元的底薪之外,还可以5.5%的比例按业绩提成。以去年为例,去年的销售额在400万元左右,粗粗一算,许先生去年的提成超过20万元,另外还有一笔额外奖金4万元,交通和通讯费也可实报实销,虽然逢年过节没有什么过节费,年终奖也不一定有,但许先生去年全年的收入也在40万元上下,这样的收入怎不令人眼红? 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制度很完善,“四金”缴纳、带薪休假以及女职员的产假等都基本按国家规定执行,当然也有个别公司职员的假期可能略短一些。但记者也发现,即使是在外企,除常规职业培训外,由公司委派出国深造的机会并不多,主要还是因为资方担心员工在深造后跳槽。不过许先生的公司还算不错,有机会去海外培训。 外资公司的收入不像国家单位,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津贴,但不少外企职员的收入相当丰厚,这些收入主要来自于业绩的提成。像一些外企的销售顾问,虽说只有几百元的底薪,但月底提成后也有万把块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