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结束了长达千年的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为此后的各国乃至中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对法国大革命史的研究在国内外始终是最热门的课题之一,也是学术研究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
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在我国并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改革开放后,一大批学者的著作、译作、论文问世,史学界的创新之见为大革命史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学家并未出版过一部自己撰写的、有分量的法国大革命通史性专著。
华东师范大学是我国研究法国大革命史的学术重镇。80年代中期,按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的分工,该校理所当然地接受了编撰法国大革命史的任务。当时虽已逾古稀但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王养冲教授与陈崇武教授联手,组织学习法国史的研究生撰写初稿,后又经王养冲教授之子王令愉教授继其余绪,历时二十余年,凝聚三代学人的心血,于2007年撰就《法国大革命史:1789—1794》一书,受到国内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好评。
在为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破冰”初期,王养冲便主张从历史分期入手,塑造新的历史时间观和社会历史观,从而摆脱将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对立起来的旧范式。在《关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分期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他主张“以封建王朝的削弱和覆灭,以新的政治体制的出现和演变作为分期的标志”,把法国大革命的分期由苏联的“三分法”改为“六分法”,即立宪君主制时期、吉伦特派共和国时期、雅各宾派共和国时期、热月党和督政府共和国时期、执政府共和国时期、拿破仑帝国或第一帝国时期。这一观点在当时引来不少争执,但如今已成为学界共识。再加上被视为“革命前夜”的旧制度末期,《法国大革命史》一书计划以七编的篇幅,全面、真实、客观地展现了这场大革命波澜壮阔和反复曲折的全过程。
由于各种原因,本书最后三编一直未能问世。2023年以来,在二位教授的亲属、师友、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用两年的时间,将这部代表国内法国大革命史研究最高水平的学术大著完整呈现在世人面前。
 《法国大革命史:1789—1815》 王养冲、王令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5年1月
作者简介 王养冲(1907—2008) 生于上海南汇,我国法国大革命史和西方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巴黎大学文科博士,曾先后任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第一、二、三届副会长,荣誉会长。讲授和研究西方思想史、哲学史、史学流派和法国大革命史等。撰有西方思想史专著,主译有法国史资料集以及北非西非法语国家历史著作、人物传记等合计十余种,发表论文数十篇。
王令愉(1949—2017) 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教授,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副会长。教学和研究均在世界近代史、法国史和西方思想史范围中。发表法国史和西欧思想史论文二十余篇,并编辑整理法国史资料若干。
 一部经风雨铸就的不凡之作 国内仅有的法国大革命通史
旧制度末期到第一帝国覆亡 结构新颖气势恢宏自成一体
将广博的考证与批判的思考结合起来 展现中国学者的学术气度和人文素质
本书亮点 1.学术大著、国内仅有 一部体现国内法国大革命史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大著,堪称我国半个多世纪大革命研究的总结。
2.结构新颖、自成一体 以社会经济史为重点,重视改革的地位作用,将拿破仑帝国的覆亡作为革命终点,接轨国际史学界。
3.论从史出、观点独到 大量引用新史料,尤其是一手法文史料,对各当政派和历史人物作公允解读,独到观点频出。
4.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再版除增补未公开出版内容外,根据各卷论及内容附上图文说明,满足不同背景读者多样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