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丨《韭菜生存指南》:明智思考极简入门,社会现象批评之书


  如何在汹涌的观点之流里保持人间清醒,不被带节奏,不被情绪和利益裹挟?

  这是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无论你是Z世代、Y世代,还是X世代;无论你是普通打工人,抑或是身居高位者。数字时代,信息爆炸,套路五花八门。大家都可能迷失其中,也都可能因为自身需求和欲望而被带节奏,损失金钱和时间,成为被收割的可怜韭菜。

  资深哲学教授苏德超在武汉大学从事哲学研究与教学多年,在抖音分享严肃知识获得高关注度,对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有着敏锐的观察。在新作《韭菜生存指南——极简批判性思考入门》中,他从哲学角度深度分析“带节奏”和“割韭菜”现象,提供了简单可操作的思考技巧:掌握三板斧,识别五错误,当心讲故事的人,警惕漂亮言辞,善用普遍性检测,盯牢概念打滑等。全书语言犀利幽默,案例丰富有趣、贴近社会现实。种种套路与骗局,在理性分析下原形毕露。只要切中肯綮,原来都很简单。

  变化的世界,不变的底层逻辑。极简批判性思考入门,跟着苏格拉底、穆勒、爱因斯坦、罗素、费曼、温伯格、霍金、道金斯、丹尼特他们一起思考。穿越变化,洞察谬误,直击本质。

  3至5小时的沉浸阅读,理性思考的深度激活。



《韭菜生存指南——极简批判性思考入门》
苏德超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武汉大学哲学教授、百万粉丝博主苏德超首次写作集犀利、幽默、深刻、实用于一身的批判性思考入门读物。
  一份防坑、防骗、防套路的韭菜生存指南。一门三小时就能学完的批判性思维课。
  一部妙趣横生、轻松易读的精彩小书。语言犀利幽默,妙语金句频出,一读就停不下来。
  内含有趣的“含韭量气质测试”,15道题测出含韭值,从韭皇到人间清醒,只有一本书的距离。
  特殊夜光工艺,昼夜两种书名,黑暗中格外“清醒”。



作者简介
  苏德超

  资深哲学教授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语言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中西比较哲学。

  人气教学名师  主讲的《哲学核心问题》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曾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曾获评武汉大学教学名师,武汉大学十佳教师,武汉大学2019年度新闻人物。教学事迹被写入武汉大学2018级毕业歌《写给珞珈的孩子》:“黑夜里哲学对话,眼眸里升起灯塔。”

  百万粉丝博主  账号“大脑门儿苏德超”在抖音、哔哩哔哩等网站受百万人关注。分享严肃哲学知识,用人文温暖灵魂。抖音账号视频播放量过亿,其中西方哲学硬科普获2061.5万播放量,讲“人生意义”的短视频获68.3万点赞、2.9万评论。


本书目录
序  财富、时间、割韭菜与带节奏

1 被带节奏是普遍的,跟你是谁无关

2 被带节奏可能是快乐的,但不自由

3 节奏:巧妙编排的渴望

4 三板斧:识别是不是被带了节奏

5 五错误:套路再深不过如此

6 当心那个讲故事的人 

7 说得漂亮≠说得对

8 99%的带节奏经不起普遍性检测

9 挑战进阶的0.9%:概念打滑

10 远离0.1%的节奏大师:催眠你,无需观点

11 换个角度总结,加送“表达立场的四成分”

12 不做杠精,做人间清醒:轻装上阵,大胆试错

附录1  五种类型谬误表

附录2  含韭量气质测试


序  财富、时间、割韭菜与带节奏
  韭菜,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有强烈气味的蔬菜。其根部养分丰富,割了韭叶,还能迅速生出新的茎叶,颇有些割之不尽的感觉。宋代的刘子翚写得真切:“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所以很受青睐。人类喜欢韭菜,也喜欢割韭菜。郑板桥诗曰:“春韭满园随意剪,腊醅半瓮邀人酌。”韭菜长势再喜人,那也是下酒菜。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活跃,“韭菜”一词有了新的所指——混迹在金融圈的基层群众。就像电视剧《繁花》里的“小江西”,眼见某只股票涨起来了,又在某处听到股评家头头是道的忽悠,头脑一热,还以为自己勇敢,毅然决然地重仓,然后就被套牢了,不得已只好割肉逃底。的确是自己在割肉,但也是被机构和大户割了韭菜。

  不喜欢被割韭菜。喜欢割别人的韭菜。这是人的生物本性。在没有理性引导的情况下,每个生物都只能看见另一个自己:同样的匮乏,同样的渴望。把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外部世界,世界因为同质化而显得局促狭小。护食的泰迪以为所有伸过来的脖子都是抢吃的,贪婪的人相信所有睁开的眼睛都在盯着自己在盯着的目标。世界的财富是个定值,别人多了,我就少了。不割不足以成功。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