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丨纪念杨宽先生诞辰110周年暨杨宽著作集出版座谈会举行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虞云国认为,杨宽史学是上海史学界,也是中国史学界绕不过去的一座丰碑,杨宽的史学道路,也为以后中国史学的发展留下许多宝贵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教授虞万里认为,我们今天阅读杨宽先生的著作,应该学习他扎实的资料工作和不断修改、追求完美的精神。杨宽先生的弟子、《学术月刊》原编审谢宝耿评价杨宽先生“是一位学界不可多得的全方位的社科大师”,“他的著作有史学的学识、文献的洞悉、考古的功力和哲学的思辨,故能言之有理、持之以恒、经久不衰,能在学术领域独树一帜,永葆学术的旺盛生命力而滋润学界”。上海图书馆研究员黄显功回忆了与杨宽先生著作及家属的结缘过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郭永秉、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贾鹏涛则对未来杨宽著作集的修订和扩充提出了诸多可行的建议。多名与会专家表示,希望今后可以召开正式的学术研讨会,继续推进对杨宽先生史学的研究工作,进一步阐扬杨宽先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治学精神。

  会上,孙瑜代表上海人民出版社与杨宽先生哲嗣杨善群、杨师群就杨宽先生作品的长期授权签约。随后,会议主办方还向上海图书馆、上海社科馆、青浦区图书馆、复旦历史系资料室等机构赠书。

延伸阅读


《中国上古史导论》

《古史新探》

《古史探微》

《西周史(上、下)》

《战国史》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下)》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外三种)》

《杨宽书信集》

《杨宽史学拾遗》

《杨宽学术随笔》

《杨宽史学讲义六种》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