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春游新旅程 春游,古称踏青,是中国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春季郊野,万木吐翠,芳草茵茵,百鸟争鸣,阳光和熙,空气清新,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中,能使人心胸开阔,疲劳消除,精神振奋,还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腰腿肌肉的活动,加强心脏和肺的功能,可降低血脂、血压、防治心血管病,因而,春游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小编在《辞海》中找了一些适合春天踏青的好去处分享给你!
 《辞海》(第七版)彩图两卷本 陈至立 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湖北·恩施 在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北邻重庆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972平方千米。人口81万(2017年)。市人民政府驻小渡船街道。三国吴置沙渠县,北周为施州治。隋为清江县,元入施州。明改置施州卫,清改恩施县。1981年以恩施城区析置市,1983年恩施县撤销并入。为鄂西南通往渝、湘两省市公路交通要冲。农、林产有玉米、稻、甘薯及木材、油桐、木油、生漆、茶叶,尤以“恩红茶”著名,并产药材当归、党参等。鄂西南山区土特产多集散于此。工业有采矿、机械、化工、电力、建材、食品等。沪汉蓉高铁及宜万铁路和沪渝高速公路经此。民航有机场。名胜古迹有恩施大峡谷、连珠塔、梭布堙石林土司城、施王屯遗址。纪念地有叶挺将军囚居纪念馆。
2.福建·霞浦 在福建省东北沿海,濒临福宁湾。属宁德市。面积1716平方千米。人口54万(2017年)。县人民政府驻松城街道。唐为长溪县地,元、明为福宁州地,清置霞浦县。水产丰富,以墨鱼干、牡蛎千等著名。农产有稻、甘薯、麻、茶叶等。工业有造纸、机械、造船、轻工等。沿海高铁和沈海高速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金山寨、塔岗山、葛洪山、龙岩山石洞、大京城堡等。
3.安徽·歙[Shè]县 在安徽省南部、新安江上游、黄山地区,邻接浙江省。属黄山市。面积2236平方千米。人口48万(2017年)。县人民政府驻徽城镇。秦置县。唐为歙州治。宋以后为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治。1913年废府为县。盛产茶叶、蚕茧、木材、竹。农产有稻、小麦、油菜籽等。1949—1952年曾属皖南行署区。所产“黄山毛峰”“老竹大方”“黄山绿牡丹”茶和“徽墨”“歙砚”驰名国内外。工业有制茶、建材、化工、机械等。合福高铁及皖赣铁路和杭瑞高速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许国石坊、太平桥、新安碑园、太白楼、渔梁坝、长庆寺塔、陶行知纪念馆、棠樾牌坊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4.嘉兴·西塘 西塘古镇。在浙江省嘉善县北部。明代已成市镇,清代曾设县丞,民国初置镇。明正德《嘉善县志》云:“以地势言则曰斜塘,以地位言则曰西塘。”亦曰胥塘,传春秋时伍子胥所凿伍子塘之水直抵于此,故名。具水乡古镇风貌,沿河筑有长廊。名胜古迹有西园,柳亚子等雅集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5.江西·婺源 在江西省东北部、乐安江上游,邻接浙江、安徽两省。属上饶市。面积2947平方千米。人口36万(2017年)。县人民政府驻蚺城街道。唐置县。因县近婺水之源得名。原属安徽省,1934年划归江西省。农、林产有稻、杂粮和茶叶、油茶、木材、竹,尤以“婺绿”茶著名。矿产有煤、铁。工业有制茶、电力、采矿、酿酒等。杭瑞高速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篁岭、高湖山、彩虹桥、吴楚分界碑、灵岩洞群、婺源古建筑群。
6.信阳·鸡公山 在河南省信阳市南、豫鄂边境。大别山支脉,周围约50千米。主峰鸡公头,又名报晓峰,海拔768米,两侧有灵华山和长岭,宛如雄鸡两翼,状如雄鸡引颈高啼,山以此得名。山势奇伟,泉清林翠,云腾雾绕,景色秀丽,有灵华寺、仙人洞、鬼门关、仙山琼阁等胜迹。夏季气候凉爽,平均气温23℃。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7.福建·平潭 在福建省东部海上。由以海坛岛(平潭岛)为主的60多个岛屿组成。属福州市。面积371平方千米。人口41万(2017年)。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清置平潭厅,1913年改县。农产有甘薯、花生等。东临牛山渔场,盛产黄鱼、带鱼等。特产“塘屿紫菜”。矿产有煤、铁、石英。工业有采矿、制盐、水产加工、机械、造船等。工艺品有贝雕。建有平潭跨海大桥。名胜有三十六脚湖、半洋石帆。2014年辟建为自由港和国际旅游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