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入选“2023首都科普好书”啦!2024年1月13日,北京三里河阅读空间,著名阅读推广人李峥嵘老师将与大家畅聊科坛趣话,精彩不容错过哦~ (以下文章来源于三里河阅读空间,作者三里河阅读空间) 科学是什么?科学家在实验室外的生活是怎样的?科学家的精神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坛趣话》一书中,你将看到不一样的科学家,原来他们也会犯错、也会争吵,他们在实验室外还有着丰富的爱好和生活。而到底是怎样的精神支撑着科学家们坚持不懈地工作,做出一项项的伟大突破? 科学成果就像是一台演出,大家看到的是舞台上的光鲜与亮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要了解科学家的工作,要知道他们的成功之道,需要深入到舞台背后,看到实验室里的点滴汗水。 涉及源头创新的重大科学问题,最初的各种想法多数都是错的,只有其中一个后来得到证实,才是对的。”做出许多重大发现的哈雷也曾认为“地球是空心的”,《天演论》的原作者赫胥黎曾将深海软泥与酒精反应产生的硫酸钙当成“原始生物”,曾经的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开尔文勋爵曾认为地球年龄不到一亿年……汪品先院士特意选择大家熟悉的国际知名学者,走进“后台”,看到他们也曾有过的错误想法,这并不是失败,正如书中引用爱迪生的格言,“只是发现了有一万种方法是行不通的”。 阿基米德怒斥执剑的罗马士兵,“不许碰坏我的圆”; 魏格纳为了保障同伴的安全,生日那天踏上冰盖的不归之路。 这是科学家精神! 门捷列夫梦里都是化学元素,梦见了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皮埃尔·居里用手臂试验镭的放射性,见了伤痕还极为高兴。 这是真正的科学追求! 谦逊内敛的达尔文差点将进化论的发现权拱手让人, 发明奇才特斯拉最终却潦倒一生, 卡森哪怕罹患癌症、遭受诋毁依然坚持为环保发声…… 真的科学家追求的是科学真理、学术上的谜底,不是名利。 《科坛趣话》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串起鲜活的科学家形象,一件件真实的案例反映出科学家丰富的内心世界。 《科坛趣话》一书的作者是汪品先院士,他是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他曾因“下课后冒雨骑自行车‘开溜’”走红网络,他在二次元社区bilibili拥有174万粉丝,被称为“科普老顽童”。 “科学是好玩的。科学不光有用,而且有趣。”汪老将这种热爱注入文字,用一连串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趣闻,来阐述他眼中科学的文化本性,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科学与文化间的桥梁。 想听更多科学趣闻,那就来三里河阅读空间吧,听金牌阅读推广人李峥嵘老师与大家分享科普好书《科坛趣话》,讲述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 参与现场互动,有机会领取精美小礼品哦! 活动时间:2024年1月13日上午10:00-11:00 活动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