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阅读“美人”?丨《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




美人

古画里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对古人来说,美人不仅仅是美人

更是审美对象和道德榜样


它们为谁而作?

又暗示着怎样的命运?


在一部由女性图像构成的美人史中

我们见到古代女性身上的无形枷锁

也见到冲破束缚的先驱力量




《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
蔡琴 编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3年11月
定价:168元


古代女性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我们应当怎样阅读古代女性图像?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发问,今日推荐的新书——《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或许可以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5个问号,书写“她们”的故事

  《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是一本以问号构成的书。

  作者蔡琴多年从事女性文化研究与博物馆策展实践,在与古代女性图像的长期接触中逐渐形成对古代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最终凝结成本书中从“形象”“妆容”“空间”“才能”“创作”5个面向发出的问题。

  —— 古代女性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 女子梳妆,是“为悦己者容”还是“照镜自省”?

  —— 从深居闺房到走出院墙,如何解读古代女性的生活空间?

  —— 素手女红、相夫教子、琴棋书画,古代女子为何“十项全能”?

  —— 闺阁、青楼与“社交场”,如何看待古代女性的艺术创作?

  透过这些问题,从图像出发,作者一步步构筑出古代女子群像和她们生活的世界。

从闺中日常到才女风流

古代女子“完全图鉴”


  作为一名女性博物馆从业者、策展人,蔡琴从十几年前就关注到女性议题,并将其代入自己的博物馆工作中。从2020年开始,蔡琴在任职的浙江省博物馆逐步策划了“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线上云展览、线下实体展和沉浸式数字展等,打造出具有生命力的系列IP。

  也是借由“丽人行”展览的契机,蔡琴有机会过目各大博物馆的古代女性艺术珍藏,写作了本书。因此,书中得以收录大量古代女子相关的绘画作品与文物,让这本书不仅可“读”,更可“赏”。

  约500幅插图,不仅有绘画作品,也有日用器物,立体呈现出一部古代女性艺术与生活之书。从衣食住行的闺中日常、到琴棋书画的才女风流,皆入于书中。

  为了让读者更多面地了解女性的艺术与生活,书中还收录了孙机、扬之水、白谦慎、巫鸿、孟晖、冯幼衡等学者的专题文章,从不同视角观察解读女性艺术。

回望过去与续写当下:

性别视角下的历史反思


  女性的身份让蔡琴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天然地带着性别视角的思考。

  在写作“妆容”一节时,她始终警醒于古代女性绘画中的“男性凝视”:古代女性令人沉醉的梳妆粉黛、簪珥璎珞背后,是“女为悦己者容”的审美规范与“照镜自省”的社会规训。

  在“空间”部分,我们看到古代女性的活动空间从小小的闺阁天地扩展至院墙之外的园林山水,其中所含的突破意义。而与之相伴的,画面中总会出现屏风、卷帘等隔断元素,暗示着无处不在的男女权力关系。蔡琴也指出:尽管女性能够游山玩水,但她们并非山水的主人,而只是供男性观看的“美景”之一。

  谈及古代女性艺术家的创作时,蔡琴力图突破对“精英阶层”的偏好,名媛闺秀、职业女性画家和青楼女子,尝试在“男性故事History”的夹缝中建构一隅“女性故事Herstory”的图景。

  面对这许许多多的画中人、闺中影,蔡琴有意做一位“卷帘人、推门人”,不仅是为图像中的古代女性,也是为今人——

  “在寻找自我,了解自我,对话自我之后,也许每一位读者都能像书中不同时代的女性那样,开启一扇扇门,成为持续发光的、有力量的群体的一份子,永远‘行’在路上。”蔡琴这样总结本书写作的初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