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面对空前剧烈的民族危机,平心怀着一腔爱国热血,立即全身心地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时代浪潮。事变当月,就与友人王宣化等在上海创办《现实》周刊,接连发表坚主抗日的强硬言论,提醒人们:满洲事件发展的前途,或迟或早必然要引起世界第二次的大厮杀和列强撕裂中国的悲剧,这幕悲剧目前已由日本的不断喋血展开了一个序幕。空前的人类浩劫现在随着事变的进展已逼近在我们面前;讳言这行将到来的灾祸,固然是不可饶恕的错误,不去更进一步认识围绕在我们四周的敌人的阴谋,反对这种阴谋的施行,也是糊涂得可怜!并疾呼:“为了争取中国民族的自由,为了要击退列强的围攻,我们必须显出我们自己的身手,组织我们的战斗力量,以血来浇灭敌人的狂暴火焰,以被压迫者的战争去消灭掠夺者的战争!”不久,他加入了中共领导的社会科学家联盟活动,停职专事研究和写作,在《生活周刊》、《新生周刊》、《世界知识》、《大众生活》、《大陆》等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有关时政分析和研讨民族救亡与民主建国之策的战斗论文。并积极响应1935年中共《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撰写了《论联合战线》、《对于全民抗敌战线的研究》等文,从理论上深入剖析时局的演变,强调“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火急的问题,是怎样赶快实现全国救亡的总动员,怎样建立起一致抗敌的人民国防阵线”,以便“集合全民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反抗民族最大的敌人——远东帝国主义和受它嗾使的汉奸势力”。这一民族联合战线应当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它不仅有社会下层民众的广泛基础,而且要团结一切包括上层社会在内的其他阶层中可能和愿意抗日的人们。其运作的目标,是把抗日放在整个民族解放运动过程中来加以了解和推进,直至彻底完成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历史使命。这些文章,行文流畅,说理透彻,颇得时人好评,邹韬奋即称:“平心先生的文字,结构细密,婉转曲达,最擅长于说理,无论怎样艰深的理论或复杂的内容,经他的笔端以后,总使人感到豁然贯通,条理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