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山野路漫漫——新生代化石考察记》前言

  我们在2001年初次到西藏考察时,就重访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前辈在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时发现的藏北比如县布隆化石地点。而从中国科学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以来,我们新开辟了藏北班戈县和双湖县交界的伦坡拉盆地作为野外调查的核心地区,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一系列成果。我们发现,在现在海拔5000米的高寒缺氧的荒凉不毛之地,在几千万年前却生长着热带的棕桐,畅游着喜暖的攀炉,最真切地描绘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巨大变化。也是10年,我就用藏北10年的感慨作为前言的结尾吧:

  一剪梅·藏北科考十周年

  藏北经年弹指间,冰见山巅,雪见营边。明知险境踊争先,车可飞渊,人可回天。

  每日归来下夕烟,签纸详填,图纸精编。欣闻化石过三干,棕也连连,皱也翩翩。




《十年山野路漫漫——新生代化石考察记》
作者:邓涛 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79元
书号:978-7-5478-5712-0


  作者以野外考察笔记的方式记述了2011—2020年,在祖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尤其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山野里探求追索的难忘经历。内容涉及的研究有:证明以披毛犀为代表的冰期动物群起源于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推翻了“北极起源”假说;为研究青藏高原在晚新生代的强烈隆升及其对气候环境演变的巨大影响,提供了更多化石证据等。从另一侧面——科学家本人的科考感受和考察印迹,体现了他们在丰富人类的古生物古地质知识过程中不畏艰苦、脚踏实地的科学家精神。本书也反映了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大力支持。

作者简介
  邓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研究工作聚焦于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陆相生物地层和气候环境演变,已发表学术论著250余篇(部)。创立“走出西藏”理论,证明第四纪冰期动物群在上新世起源于青藏高原。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杰出创新人物”和“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