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岛田修二郎《中国绘画史研究》 金伟 吴彦 译 岛田修二郎在中国绘画史研究上留下了卓越的足迹,其研究的根本所在是深入到作品和文献之中。岛田深谙所有史料,在脑海中构成论说后方才动笔,并且不需要任何改动。岛田有将看到的和读到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的历史想象力,这是他真正的本领。 ——〔日〕佐佐木刚三
岛田修二郎(1907—1994),日本著名的东洋美术史家,1931年至1937年在京都帝国大学大学院专攻东洋绘画史。1948年起正式任京都国立博物馆美术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成为文部技官,同年升任京都国立博物馆学艺课美术室长。1964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客座教授,获该校名誉教授称号。历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顾问、同馆东洋美术研究中心会长、京都国立博物馆评议员会评议员、国际交流美术史研究会会长等职。1990年获第61届朝日奖。
金伟,日本大谷大学大学院佛教文化博士,主要译著有《日本古代歌谣集》《今昔物语集》《万叶集》等。
吴彦,成都大学特聘教授。主要译著有《日本古代歌谣集》《今昔物语集》《万叶集》等著作以及小说、随笔等日本当代文学作品。
本书据1993年中央公论出版《中国绘画史研究》而译。由作者不同时期的63篇文章结集而成,内容涉及中国绘画众多现象诸如故事山水画、经变画、绘卷等,并时时与日本绘画对比,以梳理其渊源同异,探赜索隐、见微知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以罕见的洞察力和烂熟于心的史料分析逼近作品本身,不仅能在社会文化宏观的背景下把握画家和作品的位置,同时也精于实证性的分析,由此发现了画家笔迹甚密的隐款,或精微地解读出制作者留在画面上的经营痕迹。他认为,就中国绘画史而言,重要的并非框架,而是支撑其根基的诸种事象。这种研究态度极大地影响了同时代及后来的绘画史研究者们。
06 米泽嘉圃《中国绘画史研究:山水画论》 刘晓军 译 虽然是在具体的表现形式的变化中探寻中国美术最高理念“气韵”论的变迁,但他并没有陷入作品分析的歧路,其基于整体视角的实证研究与直接套用近代西方美术的方法论泾渭分明。其对画家精神的洞察和对中国自然、风土的深刻见解并共情共感地叙述,与他在《国华》杂志上发表的数量庞大的作品介绍共同构成了其研究的基石。 ——《日本美术年鉴》一九九四年
米泽嘉圃(190 6—1993),生于秋田县,原名芳男。著名的东洋美术史学家。毕业于东京大学美学美术史专业,历任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助手、研究员,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还曾任“文化财专门审议会”委员,《国画》杂志编辑、主编,武藏野美术大学校长。其著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有著作(含合著、编著)二十多种,论文七十多篇,各种图版解说文章几十篇等。
刘晓军,南开大学史学博士,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博士后。现为南华大学日语系讲师。主要论文有《刘文典的进化论译著刍议——以丘浅次郎的著作为中心》等。主要译文有《东亚文明圈中的日本思想、日本儒学 ——以十八世纪以降为中心》等。
本书据1962年平凡社版《中国绘画史研究:山水画论》翻译,是米泽嘉圃自选其论述中国画山水的四篇文章而成,即《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山水之变”与〈骑象鼓乐图〉的画风》《论王维(传)〈长江积雪图〉》《论赵令穰(传)〈秋塘图〉》,论述了晋唐五代宋山水画的特征和流变。
07 小林宏光《中国版画:从唐代至清代》 吕顺长 王婷 译 考察一部版画作品,我们曾提出关注其性质、风格、功能诸要素。版画史家小林宏光则有新的提法,他在关于万历时代画谱的论文中,开宗明义地表明其研究将指向版画的style与program。 ——董捷
小林宏光,1947年出生于日本宇都宫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绘画史及近世中日美术交流史。主要著作有《中国の版画唐代から清代まで》《中国版画史论》《近世画譜と中国絵画 十八世紀の日中美術交流発展史》,其中《中国版画史论》获第29届“国华奖”。
吕顺长,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东亚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清末浙江与日本》《清末中日教育文化交流之研究》《中国历代正史日本传考注(清代卷)》《清末维新派人物致山本宪书札考释》《日本近代文书解读入门》。
王婷,日本关西大学东亚文化研究科文化交涉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