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藤湖南、中村不折、岛田修二郎……“日本中国绘画研究译丛”首次大规模出版


日本中国绘画研究译丛(首辑10种)



主编 江静 王立翔
编委 王宝平 王剑〔日〕中古伸生 尹吉男
朱青生 刘岳兵 李松 杨振宇 张明杰 陈池瑜
〔日〕松冈荣志 周阅 曹瑞锋 韩天雍 蔡敦达
上海书画出版社


  “日本中国绘画研究译丛”是国内首次对日本学者关于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相关著述的大规模迻译,特别是日本京都学派与东京学派三代学者对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的集中展示,如内藤湖南《中国绘画史》、米泽嘉圃《中国绘画史研究:山水画论》,前者为京都学派代表学者,此书由在京都帝国大学文学系所作讲座的笔记整理而成,以朝代为序叙述中国绘画历史,行文中时时与日本绘画对比,彰显中国绘画对日本绘画影响的源流关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后者为东京学派代表学者,此书采用的方法是从作品的分析着手又复归到分析的综合,从个案研究上升至一般性的理论概括,具有方法论的范式价值。此译丛所据所依之文物是除中国公私所藏外,还有散布于全球各地公私所藏的中国文物。其研究方法亦是具有全球视野的方法,故而此“译丛”亦是日本中国学成果的集中呈现,对国内传统绘画及相关学科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借鉴及参考价值。

  “日本中国绘画研究译丛”选题的立项始于2014年,2015年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5年7月15日,王立翔社长亲赴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商谈“译丛”翻译事宜,与江静院长签署合作备忘录及后续合作协议,项目正式启动,进入翻译阶段。江静院长现为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东亚学》主编。之后,在江静院长的召集下,全国一批优秀的中日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参与了此项目的翻译工作。其间召开三次译者座谈会,为保证翻译品质,不断就翻译规范及体例进行研讨,达成了一致意见。2018年,“译丛”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同时项目进入编辑出版阶段。为达到专业出版要求,在主编主持之下,编辑与译者不断磨合,大大提升了译作的质量。如今历时六年,在所有编译人员的努力下,“译丛”终于正式出版,诚所谓:

山川异域,东瀛国宝重文多震旦渡来
风月同天,禹域丹青奥义由扶桑译至

01 内藤湖南《中国绘画史》
栾殿武 译

  内藤博士的中国绘画史论的基调是中国的绘画为世界罕见的文化产物,中国的文人画将会对世界的艺术产生巨大影响,这也是内藤博士的强烈信念。
                    ——〔日〕长广敏雄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号湖南。1907年受聘担任京都帝国大学新开设的历史专业讲师,主讲中国古代史和清朝史课程。1909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曾以京都中国学泰斗的美名饮誉日本学界。1926年退休后隐居京都,主要从事著述和演讲。1934年病逝。其著作、讲演录、书信等汇辑成《内藤湖南全集》十四卷。

  栾殿武,日本武藏野大学环球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夏目漱石与鲁迅的传统和近代》等,译著有《纵谈十二生肖》《中国绘画史》《寄物柜婴儿》《第一夜第二夜最后一夜》《灵魂经营》等。

  本书据《内藤湖南全集》第十三卷翻译,正文中《中国绘画史讲座》由在京都帝国大学文学系所作讲座的笔记整理而成,以朝代为序叙述中国绘画历史。附录部分的几篇文章亦与中国绘画相关。行文中时时与日本绘画对比,彰显中国绘画对日本绘画影响的源流关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02 中村不折 小鹿青云《中国绘画史》
孙文 王宝平 译

  中村不折氏,是日本治中国艺术的专家,他搜藏中国的书画及雕刻品甚富,珍品亦多,鉴别也很精确。去年(一九三五)我在东京时,曾参观过一次东亚美术展览会,其中所展的我国名贵作品,多半是中村所收藏的,可知他对于我国美术的研究是很勤的。
                    ——郭虚中


  中村不折(1866—1943),其于书学有很深造诣,所著《禹域出土墨宝书法源流考》为中国学界所熟知。书画作品结集出版有《孔固亭画丛》《不折画集》《不折山人丙辰泼墨》《法帖书论集》等。

  小鹿青云(1878—?),又名小鹿佛海,1905年起,受命于宗门赴中国留学,于北京专研中国语四年,同时任北洋师范学堂教师。主要著述有《中国绘画史》(合著)、《和译详注碧岩录》等行世。

  孙文,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出版有《唐船风说:文献与历史》(专著)、《探访〈西游记〉的计谋世界》(合译)、《中国文化史迹》(合译)等著作。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