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回溯震撼人心的寻路历史,展现星火燎原的革命画卷|《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100年岁月如歌,风雷激荡;100年征帆高悬,乘风破浪;100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奏响了一曲气势磅礴的时代之歌,书写了砥砺奋进的壮丽篇章。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刘统的新著《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恢宏力作,回溯了一段震撼人心的寻路历史,展现了一幅星火燎原的革命画卷。

    刘统曾先后师从史学大家王仲荦、谭其骧,他以古代史的方法研究党史,在档案资料里洞察历史的细节,回到现场去感受历史的余温。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他说:“我力求无一字无出处,真实反映历史,绝不拔高,让读者自己从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中,从那些有血有肉的先驱身上,感悟到党的伟大。”

    微弱的火种是如何成功燎原的?刘统用一则则故事、一个个细节,一点点解开这道历史谜题。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刘统 著
定价:98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0.12


溯源:写清楚寻路的过程
    上书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但《火种》上迄20世纪初,下及1929年古田会议,并没有覆盖完整的100年。为什么?

    刘统:传统的通史写作框架是应该覆盖100年的,但《火种》不是传统的通史写作,也不仅仅聚焦于中共创建史,而是在大历史中为党史“溯源”。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已经人所共知,关于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中共一大的著作已经出了很多,还能写出什么新意?这是我动笔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构思选题大纲时,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而是历史时代发展的产物。要想写清楚它的诞生,必须将其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范围去研究和探讨。

    100年前,“中国该向何处去”的疑问萦绕在每一位爱国人士心头,《火种》就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线索,写清楚这个“寻路”的过程,写清楚20世纪前30年的中国历史。

    上书房:这是一段怎样曲折艰难的历程?

    刘统:20世纪初的庚子赔款把中国拖入了灾难的深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王朝的腐败,使得中国的仁人志士都想要推翻旧的王朝。于是就有了“愤青”和刺客,就有了革命党一次次的起义。今天看起来这些行动就像以卵击石。个人能有多大力量?能推翻一个拥有军队的政权?但这些革命者一腔热血,明知会牺牲,依然义无反顾。他们的牺牲唤起了更多人的响应,终于推翻了封建王朝,迎来了共和的民国。

    但是,资产阶级革命者的软弱、内耗、涣散和其他种种,使他们无法组建一个坚强的政党,无力撑起一个共和国,政权又落到军阀手里。幻想破灭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去寻找新思想、新主义,于是开始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唤起了全民的爱国热情,一群革命青年脱颖而出,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懂得了联系群众,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上书房: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同样经历了幼年、青年和壮年,经历了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

    刘统:是的。从理论宣传到工人运动,从国共合作到武装斗争,谁都没有经验,挫折和牺牲远多于胜利。在血与火的实践中,共产党人摸索出了革命的方向和道路。从井冈山到古田会议,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我以20世纪前30年历史作为深挖的背景,拉长时代视野,拓宽地域思维,在历史的纷繁复杂中,抽丝剥茧地反映共产党人如何应对国际与国内、外部与内部矛盾,如何在众多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的党派中脱颖而出,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找到中国复兴的道路。

    上书房:这样写历史,能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刘统:因为这样能让读者看到历史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共产党的成功不是凭空而降的。探索中国的复兴之路,是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历尽艰难完成的。如同一座大厦,是从一砖一瓦铺垫积累而成的。这些综合起来,就汇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

启示:教训反衬正确道路得之不易
    上书房:回溯这段寻路的历史,带给今天的我们怎样的启示?

    刘统: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方向和路线决定一切。大量的教训,反衬出正确道路得来是多么的不容易。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