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只有阳光和玫瑰 |《销声匿迹:数字化工作的真正未来》书摘

    按需工作本质上并不是糟糕的零工。当工人需求和市场需求达成一致且相互配合时,它可以转变为更具实质性、更能令人满意的东西。如果对按需工作不加审视,或把它隐藏在软件背后,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全球就业世界,那么按需工作就可能真的迅速转变成幽灵工作。技术本身并不是很好的均衡器。按需工作有潜力成为每一个人的经济机会,最明显的证据是,全球仍有一半人口无法获得这种工作。按需工作把没有可靠网络连接的人排除在外。如果所有国家都能跟上当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20年后全球互联网的普及率将达到100%。在那些有网络连接的国家中,大多数国家的网速非常慢,使用的设备已经过时。尽管印度的4G网络和宽带价格相对便宜,但我们采访的许多工人在季风季节难以维持工作,因为暴雨和狂风经常导致停电。世界上达到工作年龄的成年人缺少做幽灵工作的全套设备,也没有特定的雇主或政府机构负责改变这一现实。

    另一项挑战是,工人的日程安排和对生活的投入有太多变化,幽灵工作帕累托分布的“灵活性”意味着人们不共享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职业身份——这是组织工人利益的三个关键因素。最后,由于工人之间缺乏协调,不能维护自己劳动的价格,同时强势的请求者负责给劳动定价,如此,愿意接受最低价格的工人“胜出”,这意味着请求者可以建立一个按需工人库,吸纳那些愿意以更低价格完成任务的工人,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平台上所有工人的工资。人们接受幽灵工作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因为幽灵工作的好处,而是因为计划B就业的缺点。这也提醒我们,人们总是会找到方法让他们的工作更有意义。

    我们发现,像世界各地的工人一样,从事按需幽灵工作的工人在接受一项任务时,心里想的不只是获得报酬。在这个世界里,经济压力彻底剥夺了我们不计后果追逐梦想的野心,而考虑薪水之外的事情则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力量感、掌控感和自主性。而通过社会连接和同志情谊这种最常见的方法,人们使工作中的经济需要变得有意义。



《销声匿迹:数字化工作的真正未来》
[美]玛丽·L.格雷 西达尔特·苏里 著
左安浦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 好消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自动化永远存在最后一英里悖论

    ● 坏消息!所有人都将被隐藏起来,成为信息机器上默默运转的齿轮

    高度警觉视为“灵活”,孤立无援称为“自主”,克扣工资只是“技术错误”……朝九晚五的全职就业逐步瓦解,在线工作得到的却不是自由。

    5年跨界研究,200余次实地访谈,10000余份问卷调查,揭开即将波及全球数亿人,却鲜少见诸报端的新世界。获《金融时报》2019年评论家精选最佳图书奖、福特汉姆大学麦格农中心图书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