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宽矮的折肩罐腹盉存世量不多,它是由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的深腹罐形盉演变发展而成,目前所见有无足和有足两类,后者按照足部的造型不同,又可分为圈足、柱足、袋足、扁足四种。柱足形以作册吴盉为代表,流行于西周中期;卷曲夔纹盉可归为袋足形,流行于西周晚期。鬲腹盉和扁圆腹盉是西周中晚期青铜盉盛行的形制,折肩罐腹盉的出现,充实了青铜盉的种类。
1980年彭县竹瓦乡窖藏(二号窖藏)出土的团龙纹罍造型美观,工艺复杂。盖顶的尖菌形钮与盖是分别铸造后连接上的,而四个鸟形突棱与盖面应该是活范拼接连铸而成。从器身的四道扉棱中间的范缝痕迹上看,可知罍身由四块大范铸造,而且腹部的鼻钮也是浑铸而非分铸。象首形双耳与肩部铸接的痕迹明显,它们与罍身是采用“自锁”铸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西周青铜器重宝迭出、异彩纷呈,它们作为中国上古文明的缩影和载体,是揭秘中国上古史,探寻中国古代文化的指南和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