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画家傅伯星先生全新力作
《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姊妹篇
《大宋楼台》的著者画家傅伯星先生已过杖朝之年,戏称自己是一个忠实的“宋粉”。他曾是浙江日报社资深美编,长期从事插图、连环画、历史人物画与界画创作,《南宋风云录》等作品风靡至今。80年代以来,兼事写作,喜研宋史,出版有《宋画中的南宋建筑》《图说南宋杭州地名故事》等多部宋代文化的普及之作。
《大宋楼台》的著者画家傅伯星先生已过杖朝之年,戏称自己是一个忠实的“宋粉”。他曾是浙江日报社资深美编,长期从事插图、连环画、历史人物画与界画创作,《南宋风云录》等作品风靡至今。80年代以来,兼事写作,喜研宋史,出版有《宋画中的南宋建筑》《图说南宋杭州地名故事》等多部宋代文化的普及之作。
作为该著的姊妹篇,《大宋楼台》通过解析宋人界画,专研宋代建筑的外观流变和细节演化。全书凡十一章:《释名》是对古代建筑中常见专业名词释义、图解;《城垣》通过城门等级、城墙结构、皇城之门、王城大门、大红宫墙等分析宋代城垣的建筑特色。《宫苑》通过宫廷画家和民间画工笔下的宫苑画作,揭示两宋宫苑的形制特色。
《市肆》以《清明上河图》《西湖清趣图》等见出两宋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城乡住宅》分屋顶级别、大门、断砌造、乌头门、衡门、栅栏门、窗、寻杖栏杆、绞角造栏杆、垂带栏杆、高台基、宅院、村舍山居等细节,探索宋代城乡住宅的变化和特色。
《园林建筑》解析园林建筑之亭台楼阁、牌坊、坊门之细部特征;《寺观》以宋人寺庙、宫观、塔之建筑形制,一览宋人方外雅趣;《桥》以各种形制的桥,展现宋人在桥梁建造史上的成就;《建筑小品》主要聚焦于园林中的小型装饰建筑,以见宋人建筑之匠心独运。
《装修与陈设》涉及施工、室内陈设、建筑纹样、家用器具等,于细微处见宋人建筑之精细;《结语》是作者读画过程中,对宋人建筑特色及细节变化的感悟;附录两篇,《重睹芳华——南宋西湖真貌探寻记》《与时俱进的南宋建筑——从〈西湖清趣图〉看南宋后期的建筑》是作者据《西湖清趣图》,寻找并尽力复原南宋最大的园林建筑——西湖,探索南宋后期建筑演变特色的最大收获,多有新见。
《大宋楼台》内容宏富,资料丰赡,值得一提的是,大量近年来国内外新发现的与两宋建筑有关的画作均收入书中,如日本私人收藏的《唐僧取经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收藏的《西湖清趣图》等,大大提高了可读性和史料参考价值。
四,裸脊锁线,精心设计,全彩精印
每一个设计细节 只为带给你更完美的阅读体验
《大宋楼台》既是内涵之作,也是一部精心之作。
封面上半部主体采用了宋佚名之《闸口盘车图》河边酒肆的欢门局部,体现宋代都市熙熙攘攘的繁华与热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建筑创新,及大宋民间活活泼泼的烟火气息。左边以文案介绍全书内容,颇类书画题款。书名“大宋楼台”四字则采用老宋繁体,烫黑精印,以彰宋风。
封面下半部采用了马麟《秉烛夜游图》中亭的线图,周围环有含苞花树。由著者傅伯星先生一笔一笔勾勒出来。全图与内容介绍文案,均采用电雕烫白工艺,亭台帷幔,勾勒细致,抚之有凹凸感,立体感十足。
内封设计与一般图书复制封面的做法不同,采用了不一样的别致设计,同样以马麟《秉烛夜游图》中亭的线描图为主体,分为四个局部,紧贴切口。线图与书名颜色呼应,整体简洁雅致。
用纸方面也精挑细选,别致考究。为与封面主色调呼应,环衬采用了带有透光度特殊纹理的黄色艺术纸,含蓄雅致。正文采用100克东方书纸,全彩四色精印,光滑细腻的独特材质,可更逼真地还原宋画的细致纹理。
全书裸脊锁线,所用之线契合设计专门定制。整体设计既有书画之典雅古韵,又不失时尚清新。放在案牍上,展开内页,可一边赏画,一边品读,古色古香,赏心悦目。每一个设计细节,都含蓄精致,带给你更完美的阅读体验。
焚一炷香,泡一壶茶,沉浸于宋画的极致美学,开始欣赏大宋楼台的独特魅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