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主题图书再掀出版热潮

    “一带一路”主题图书期待实用性与可读性

  其实,“一带一路”主题出版近些年一直是各出版机构关注的重点。据记者观察,以社科图书出版见长的出版社主要关注政策解读、学术前沿的选题。丝绸之路沿线省份出版社的选题则侧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深入挖掘故事。虽然品种丰富,各有所长,但有时也不免重复,选题策划有同质化现象。未来“一带一路”主题图书的出版,各出版社的选题策划应该在保证权威性、专业性的基础上,更加追求实用性与可读性,力求给“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更加准确、切实的帮助;给想要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读者提供生动有趣、更有深度和内涵的读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初推出的“一带一路双向投资丛书”就是既权威又非常实用的图书。据该书责编王颖介绍,这套丛书包括《中国双向投资政策指南》《2015中国双向投资发展报告》《“一带一路”双向投资研究与案例分析》《“一带一路”国外投资指南》(上)《“一带一路”国外投资指南》(下)共5本。该丛书的作者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各省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及对外合作重点方向。发改委和商务部、外交部联合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执行工作,他们掌握一手资料,有各省市对外投资的一手数据,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能直接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使馆沟通,组织素材,给国内企业了解国外的投资环境提供帮助。因此机工社在策划这套图书时觉得,选择发改委这样比较权威的机构合作,能够保证图书的质量。王颖还介绍,这套书出版后,企业读者反馈认为这套书比较实用。中国企业出去投资,一定要了解对方。这套书能够帮助读者深入到当地文化当中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政治、法律、社会环境,更好地跟当地企业、政府沟通。

  谈到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生动解读,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彼得·弗兰科潘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版)是必须要提到的一本书。该书从历史角度解读了中国为什么要打造“一带一路”顶层战略,由于作者用突破以往“欧洲中心”的视角,全景展现了2000年来主宰人类文明的丝绸之路的历史,叙述曲折生动、语言睿智流畅,刚一出版就受到读者好评。

  该书责任编辑向记者介绍,该书原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中文版在预售阶段,亚马逊网上的排名一度超越了拥有千万粉丝的《哈利·波特》新作。虽然出版社定的首印量高达10万册,但在正式上市后仅仅3天,就接到再加印10万册的通知。

  该书还获得巴曙松、梁小民、吴晓波、陈功、葛剑雄、荣新江、许纪霖、樊登等知名人士的联袂推荐。《人民日报》在19天内两度推荐该书,《光明日报》《环球时报》《解放日报》《国际先驱导报》等媒体也都给出推荐。《丝绸之路》还先后被评为新浪2016年度10大好书、豆瓣2016年度10大历史书、《21世纪经济报》2016年度最受关注图书、吴晓波频道2016年度10大好书。

  《丝绸之路》一书的责编还认为,国内目前出版的“一带一路”图书,大多是从历史、经济、贸易、国际关系等具体方面策划的,不是单纯讲古代丝绸之路,就是单纯讲当代“一带一路”战略,政策性很强,专业性也很强。虽然作者都是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毕竟太深奥了。彼得·弗兰科潘这本书从西方学者视角讲透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中国打造“一带一路”顶层战略的逻辑,正好满足读者的需求。《抗日战争的细节》的作者魏风华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和视野其实一点都不输于西方学者,但文学水平有待提高。国内优秀的专家学者,如何走出象牙塔,用优美、通俗的文字把高深的思想带给普罗大众,是需要整个学术界和出版行业长期思考和努力的。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