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纠讹揭密。历史有时会被人们的猜测与好奇加上传闻蒙上层层雾纱,在传说、演义的同时,同样由于好奇心,又试图拨开雾纱,窥见历史原貌,了解真相。书中运用一些未刊资料,提供前所未闻的信息,并纠传闻附会、笔记掌故之讹,提供真实地历史事实。李鸿章和老师曾国藩间的微妙关系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做幕僚期间李鸿章为何突然离开祁门湘军大营,猜测种种,而真正的原因竟是因原配夫人周氏病危,李鸿章为情而归。爱婿张佩纶受李鸿章关爱尤加、一意呵护,除因其才华外,个中原因还可以从中法马江战败及甲午在李鸿章家中“干预公事”得到一些真相。一些史家将李、翁两系描绘为势不两立的死对头,原因是李鸿章捉刀参劾翁同书,而事实是李、翁两系常有交织,“翁李交恶”公案纯属子虚乌有。考场舞弊历来就有,笔记掌故记载李鸿章丁未科考请人捉刀代笔,有舞弊行为,疑案揭破,另有实情。为世人称道的“公车上书”、“松筠庵集会”维新爱国行为,竟是康有为夸大其词,作秀给人看。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并非象史家所讲不受欢迎,而是另有一番景象。慈禧阴狠手辣,却能保全李鸿章,对其中原因,野史笔记说法种种,而史称“甲申易枢”的清庭高层宫廷政变是真实内幕。甲午战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伊腾博文在马关谈判竟是一波三折,受尽奇耻大辱等。透过这些真实的史料,人们能更好的了解历史,体会人物。
史闻结合,亦庄亦谐。纯粹史料的堆积只能局限于学术圈子,而纯粹的逸闻趣事又只能作为杂书闲看。本书史闻结合,以史证闻,以闻活史。也就是用正史来保证资料的确实可靠,用逸闻趣事来增添史料的活力,更增加了其可读性。史料的确凿不必再说,作者还查阅了大量文献档案、掌故笔记,对一些传闻趣事随手拈来,在不影响历史真实情况下,诙谐活泼。如对大脚老妈的无可奈何,与原配发妻的难了情缘、对小莲夫人的又爱又惧,一个有情有爱的李鸿章跃然纸上。翰林变绿林、上海惩贪又分别刻画了狼狈不堪和日渐老道的李鸿章等。另外,本书语言鲜活,如李氏大宅门、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的一群男人等形象用语都很贴近生活,通俗易读,真正使历史知识走出了学术的象牙塔而普及化、大众化。
总之,读完此书,会确如作者所愿能展现给你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李鸿章。
|